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财经 > 正文
雪域星空遇千年科学!《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启幕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

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制作的沉浸式舞台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媒体场于2025年10月11日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成功上演,并即将于2025年10月12日-17日开启为期6天的专场演出。

这场“科学+艺术+文化”的融合盛宴,跨越 3700 公里将舞台搬至雪域高原,为西藏各族人民打通“古今科学对话”的通道,点亮高原的科学热情。

《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自202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馆首演以来,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与沉浸式舞台表现,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剧目以北宋1054年“天关客星”观测记录与当代高能天文学中“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研究为主线,构建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科学对话。剧中,北宋科学家苏颂、司天监官员杨惟德与当代“拉索”科研团队展开精神联动,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卓越成就、当代科技的自立自强,以及科学精神的赓续传承。

在 2025 年全面升级的《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中,西藏元素成为剧中现代篇章的重要叙事支点,深度融入 “科学家精神代际传递” 的核心主题。剧目现代部分以“拉索”(LHAASO)团队为当代“追光者”代表,将其科研征程的起点锚定在西藏羊八井——从这片雪域高原的土地出发,团队一路延伸至四川海子山,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攻克高海拔环境难题,最终建成全球海拔最高、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

沉浸式舞台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此次落地西藏并献礼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从舞台搭建到技术调试全程精细打磨,只为呈现兼具科学启迪与艺术震撼的文化盛宴,助力雪域高原科学素质提升与民族团结进步。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圣洁的雪域高原上,文明的烛火再次点燃,照亮科学传承之路!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