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丨“职业弹幕人”首次被罚,这盆冷水泼的有必要
图源:央视网

网购时,你会关注弹幕吗?

在“刷单炒信”“好评返现”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后,直播弹幕已成为消费者获取商品评价的唯一渠道。可谁曾想,那些看似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的“哇,这衣服质感超好!”“已下单,期待!”很可能也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一起直播带货中雇佣“职业弹幕人”虚构用户评价的案件开出10万元罚单,成为查办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在一款产品名为“燃咔果冻”的直播间里,直播带货过程中不断有弹幕弹出,比如“轻松瘦35斤”“喝酒夜宵也能瘦”,因为反馈效果好,吸引众多消费者购买,大半年时间售出了上万单。然而,这背后是以“职业水军”虚构减肥奇迹,用批量刷评制造的消费陷阱。此次首开罚单不仅揭开了流量泡沫的虚伪面纱,更将“职业弹幕人”的操作模式公之于众。

事实上,“职业弹幕人”就是直播场景下的“网络水军”。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这类专门捧哏的“网络托儿”愈发泛滥。据媒体披露,在一场时长约12小时的直播带货中,水军团队会操控几十个手机账号发送虚假弹幕,单个账号的发送频次可达50至300条,占所有弹幕数量的近七成。

这种“刷屏式”的虚假互动,再配以直播间演戏式的激情营销,就设下了“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圈套,让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纷纷“中招”:老年人对这类“真实分享”深信不疑,中青年人则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盲目消费。

从表面上看,消费数据高确实诱人,但长远的口碑才是立足之本,当消费者收到与期待不符的商品,美颜滤镜破碎的那一刻,也是商家信誉崩塌的开始。

不得不说,在今年火热的“双11”大幕开启之际,监管的这盆冷水,泼的确实很有必要,值得点赞。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欺诈手段也有可能会“迭代升级”,维护健康的电商环境还需多方合力。治理弹幕乱象,平台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亟须成为履责的第一道防线,例如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识别水军话术、建立弹幕异常热度监控模型等,从源头过滤虚假信息。同时,还需完善并严格落实内容审核与信用评价机制,对参与刷单的商家和账号予以及时封号处理,并向监管部门报告,严厉处罚,提高违规成本。而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不要轻信直播间里的好评,一旦发现被骗,留存凭证及时维权。

期待在今年“双11”的购物车提交后,每一次点击都不被辜负,每一笔交易都充满安心。(韦轶婷)

责编:范杰逊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