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商企 > 正文
战觉城创始人杨宇任国际赛事主席!

2025年9月25日,亚洲综合武道协会一纸任命书,战觉城创始人杨宇将出任第三届亚洲综合武道锦标赛暨2026年亚运会资格赛组委会主席一职。这一决定在国际格斗界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其标志着中国力量正从赛场上的竞技者,转变为国际格斗赛事规则制定与赛事运营的核心参与者。杨宇的当选,是中国综合格斗产业经过数年沉淀,在赛事标准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系统性突破。

从国家队教练到国际赛事主席:推动中国格斗标准国际化

据悉,杨宇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从培养冠军到制定标准的跨越。作为前中国国家综合格斗队总教练,他在2023年带领队伍在亚洲综合格斗锦标赛中夺得12金8银4铜的佳绩;在即将出征的巴林亚青会中,杨宇也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担任综合格斗项目教练员,继续在国际赛场上贡献力量,不断展现着他在运动员培养与赛事指挥方面的专业能力。而杨宇所创立的“战觉城”品牌,自2019年诞生以来,已从一项本土赛事成长为亚洲顶级的综合格斗平台,举办赛事超过150场,签约选手200余人,与全球600多家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发放选手奖金超过7000万元。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综合格斗产业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艰难历程。战觉城通过承办国家体育总局认证的B级赛事、全国综合格斗锦标赛,逐渐建立起行业标准话语权;而2022年12月在战觉城国际格斗中心举办的亚洲综合武道协会新规则测试赛,更成为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格斗规则的重要里程碑。这些经历使杨宇不仅了解选手的需求,更深谙赛事标准化对项目发展的关键意义,这正是亚洲综合武道协会选择他执掌本届赛事的重要原因。

从职业殿堂到青少年培育体系:赛事矩阵构建产业生态

目前,在杨宇的领导下,战觉城已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赛事体系:职业层面,JCK战觉城王者系列作为其王牌赛事,通过金腰带争夺战打造明星选手;JCK觉城之夜则为更多选手提供晋升通道;而每年6月至9月举办的笼斗赏金挑战赛,以百万元冠军奖金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更令人瞩目的是,即将于2025年10月25日举行的JCK觉城之夜N108蝇量级与雏量级赏金赛半决赛,以及11月8日的轻量级与次中量级半决赛,将继续推动中国选手向职业化、国际化迈进。

与此同时,战觉城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即通过“英雄少年”青少年综合格斗冠军赛构建人才梯队。这项赛事覆盖多个年龄组别,在2025年西南赛区比赛中吸引了来自全国20余省的129名青少年选手参赛。赛事严格采用国际综合格斗规则,配备专业医疗团队,既保障了比赛安全性,又为青少年提供了标准化竞技平台。这种从职业到青训的完整赛事布局,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径,也为中国综合格斗产业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使该项目从单纯的竞技比赛转变为具有长期生命力的体育产业。

从本土实践到全球视野:打造亚洲文明互鉴新纽带

杨宇出任第三届亚洲综合武道锦标赛暨2026年亚运会资格赛组委会主席,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中国在全球综合格斗领域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标志。

本届赛事作为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综合武道项目的核心资格通道,不仅承担着选拔亚洲优秀选手的重任,更以高规格、国际化的标准体系彰显中国办赛能力的全面提升。赛事设置男子现代60公斤、71公斤,男子传统65公斤、77公斤,女子传统54公斤、60公斤共六个竞赛级别,每个级别仅设单一国家/地区出线名额,竞争激烈、选拔严苛,同时创新构建“一站双赛”资格体系,使选手成绩直接关联亚洲室内运动会参赛资格。

在赛制层面,赛事延续传统与现代两大MMA体系,全面采用亚运会标准的无遮挡比赛垫与“面包拳套”等专业装备,在保障竞技安全的同时推动赛事标准化建设。预计本届赛事将吸引超过20个国家与地区、百余名选手参赛,规模再创新高,既体现了亚洲综合格斗运动的蓬勃活力,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格斗赛事体系中的组织能力与标准话语权获得了广泛认可。目前,组委会已完成竞赛规则修订,正积极推进赛事场地标准化建设与跨境赛事服务保障体系搭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服务于即将到来的资格赛,更将为中国未来承办更多国际顶级格斗赛事积累宝贵经验。

随着中国格斗力量从赛场表现到规则制定能力的全面进步,杨宇与他领导的战觉城正肩负着更为深远的使命:在执掌亚洲综合武道锦标赛组委会的同时,战觉城将持续完善其独具特色的赛事矩阵,在为中国选手备战亚运会资格赛提供专业平台的同时,更将推动中国格斗人才培养体系的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杨宇表示,他将携手诸方,以“专业办赛、公平选材”为核心,让东方格斗力量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