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行业动态 > 正文
织密多元调解网 注入法治新温度 —— 徐州司法局以 “彭城和事”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在徐州,一场因车内零食碎屑引发的争执,经“彭城和事”调解专家刘蔷薇耐心沟通后,化为温暖的城市记忆。不仅让争执的外地游客张某和司机互相致歉,还为张某提供贴心旅行建议。张某感慨:“谢谢调解员,我还会带家人再来徐州!”正是徐州人民调解工作以温情化解矛盾、用真诚打动人心,让“彭城和事”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温暖代名词。

徐州市司法局以“彭城和事”品牌为核心,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纵深发展,从完善机制到深耕基层,从跨域协作到品牌塑造,一步步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络,让“和力量”浸润市井烟火,为古彭城注入新时代的法治温度。

机制为基,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防线”

“过去调解靠经验,现在是有章可循,靠制度、靠规范。”徐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他口中的“章法”,是2024年1月起正式施行的《徐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条例》。这部全省首部聚焦矛盾预防化解的“破冰”之法,让徐州市调解工作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为确保条例落地见效,徐州市同步印发任务分解表,明确29家市级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推动形成“排查—预警—处置—提升”闭环管理。徐州市司法局陆续出台专职调解员管理办法、文书制作指引、文明服务规范等文件,全面提升调解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机制的优势,最终体现在基层治理的效能上。在常态化矛盾风险研判机制的驱动下,一张“村级排查—专家介入—联动攻坚”的分层过滤网越织越密。如今,徐州市95%以上的纠纷在基层一线就能得到有效化解,成功将矛盾消弭于萌芽,未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真正让“第一防线”固若金汤。

专家下沉,智库赋能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调解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力攻坚。”云龙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深有体会。今年9月,云飞社区举办了一场结对帮扶签约仪式,60余名调解员和义警志愿者参与培训,社区与调解专家签订共建协议,建立起长期帮扶关系。

这样的场景在徐州已成为常态。自2020年组建首批人民调解专家库以来,专家成员从25人扩充至101人,并细分为调解专家与顾问专家,形成“智库+实战”双轮驱动。今年以来,徐州市开展“调解专家进社区 助力基层解纷争”专项行动,专家与30个村(社区)结对,累计调解纠纷400余件。

“一对一指导、点对点破题,我们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调解专家刘蔷薇说。此外,徐州市还通过卷宗评查、课件研发、经验总结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调解队伍的专业能力,推动调解工作从“解决一事”向“提升一域”转变。

跨界联动,织就省际和谐“同心结”

“没想到跨省纠纷也能这么快解决!”7月,新沂市张某通过微信向枣庄市李某订购石榴树并支付定金,后因故取消交易,双方因定金退还问题僵持不下。新沂市唐店司法所与榴园镇司法所迅速启动跨省联调机制,通过一场线上视频调解会议,顺利化解了这起跨省纠纷。

今年,徐州市司法局联合苏皖鲁豫4省9市共同印发《关于建立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矛盾纠纷调解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成立5个联调组织,构建起“组织有力、协调顺畅、联动高效”的跨区域调解新格局。从医疗争议到合同纠纷,从邻里矛盾到行业冲突,联排联调机制正成为省际交界地区和谐稳定的“稳定器”。

从“老支书+大老执”的乡村调解闭环,到“云法同游”的文旅纠纷预防;从“枫调语顺”护航大蒜产业,到“老兵调解室”服务军人军属;从刘蔷薇的“解语花”式沟通,到朱莹的“知心人”式疏导……徐州市多元调解的实践,正以细腻笔触绘就基层治理的“工笔画”。

目前,全市拥有3200余个调解组织、1.1万名专兼职调解员,年均化解纠纷15万余件。“彭城和事”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与治理名片。未来,徐州+市司法局将继续以“和”为核,深化机制创新、拓展服务领域,让调解的“软实力”成为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的“硬支撑”,让古彭城的“和”故事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通讯员:倪帅  李甜甜)

责编:刘丹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