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指导和群众反映相关意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编组深入京津冀三地,围绕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开展专项调研采访。采访组足迹遍布北京经开区、天津自贸区、河北廊坊开发区及保定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通过走访近50家民营企业、与百余名企业负责人及政务服务人员座谈,系统梳理区域营商环境协同优化的实践成果与深层问题,为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注入媒体观察视角。

在河北廊坊,采编组直击项目建设一线。廊坊某汽车零部件项目施工现场,6.8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已进入收尾阶段。“从立项到拿施工许可证,开发区14个部门联动服务,让项目早开工近一个月。”企业副总经理胡杰的感慨,印证了当地“拿地即开工”改革的实效。

跨区域流动便利度是民营企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采编组追踪的重点议题。在保定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天津某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展示了刚拿到的新营业执照:“原本以为要往返跑多次,没想到1个工作日就完成迁移。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采访组重点关注了政策落地实效。在天津,当地推出的跨境人民币互认、外汇便利化等金融举措,正为外贸民企纾困解难。
调研中,企业对协同监管的获得感同样鲜明。采访组了解到,三地已推出35项公安领域轻微违法包容免罚事项,统一192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在反垄断、食品安全等领域建立常态化协同监管机制,让企业既能感受到监管温度,又能明晰经营边界。而“反内卷”行动指南的出台,更剑指恶性竞争,推动市场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为民营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生态。
“从审批效率的提升到跨域服务的贯通,从权益保护的强化到市场环境的规范,京津冀营商环境优化正在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采访组负责人赵海漩表示,此次调研将通过系列报道呈现改革实践,聚焦待解难题,为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供镜鉴,助力京津冀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