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商企 > 正文
强冷空气来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清肺化痰是关键

10月14日,国家气象局发布通知,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提示国民关注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此前,国家卫健委已于10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明确表示,当前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值得关注的是,除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人数在多个地区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流行时间较往年提前。种种迹象表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已进入关键时期。

强冷空气来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清肺化痰是关键

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中枢

呼吸系统是一个以肺部为终端的连续管道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如同“通道”,而肺则是进行气体交换的“核心工作站”。常见的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和呼吸道感染,均与这一系统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当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时,病原体和炎症会顺着这条管道向下蔓延,最终侵袭肺部,甚至引发肺炎。同样,支气管哮喘的慢性炎症虽主要发生在气道,但其导致的支气管痉挛和狭窄,会严重阻碍空气进出肺部,直接表现为肺功能下降。因此,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症状,本质上是肺部功能受损后发出的直接警报。

尤其在秋冬季,气温下降导致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血管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削弱鼻腔和咽喉的天然屏障功能,任何一段呼吸道的病变,其最终后果都会体现在肺部功能的损害上。因此,保护呼吸系统健康,重点就在于维护肺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清肺养肺是抵御疾病的关键

保护呼吸系统关键在于清肺养肺,清肺的关键在于抑制过度炎症,修复黏液清除功能。

咳嗽、痰黏、咽痛、发热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本质上是因病原体感染或理化刺激触发了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中医称之为“肺热”。过度炎症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在杀灭病原体的同时,也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和肺泡上皮细胞,造成组织水肿与损伤。“清肺热”的实质,是通过抗炎、抗氧化等手段为肺“降温”,减轻炎症对肺组织的破坏。

肺热得到控制后,黏稠的痰液仍可能滞留于气道,此时需进行“化痰”。痰液黏稠会阻碍气道纤毛的正常摆动,瘫痪呼吸道的自洁机制。化痰的目的,在于控制肺部炎症反应,从根本减少痰液过度生成,重建气道第一道物理防线。因此,抗炎清肺是从源头上控制炎症、减少组织损伤;而化痰则是清除病理产物,畅通气道,预防继发感染。

强冷空气来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清肺化痰是关键

清肺化痰的综合防治策略

在理解了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医学本质是呼吸道炎症与黏液分泌异常后,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科学方法进行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充足饮水是最天然的“化痰剂”,能有效降低痰液黏度。使用加湿器,将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维持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功能。饮食上,可多摄入梨、白萝卜、银耳、百合等富含水分和胶质的食物,辅助舒缓呼吸道、稀释痰液。

当症状显著,如出现痰黄黏稠、剧烈咳嗽时,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难以控制,需及时药物介入。此时可选用具有抗炎、止咳、化痰作用的药物,例如清肺化痰丸等,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呼吸类疾病的防治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不应仅停留于被动治疗,更应主动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念,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防线,必要时及时服药就医,通过健康生活方式与科学治疗相结合,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立体防线。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