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财经 > 正文
食品行业迎来“清洁标签”时代,企业转型开启健康竞争新赛道

导语: 随着国家明确禁用“零添加”标签,中国食品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信任重建与价值升级。以“配料表干净、成分天然”为核心的“清洁标签”(Clean Label)理念,迅速从前沿概念落地为行业新标准,引领着从调味品、速冻食品到粮油等众多细分领域的发展新风向。

一、 政策驱动转型,“清洁标签”成破局关键

近年来,“零添加”曾是众多食品企业吸引健康消费人群的重要卖点。然而,随着监管新规的出台,该标签被禁用,促使行业必须寻找更科学、更透明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价值。在此背景下,强调“简化配料表、禁止使用E编码添加剂、强调天然属性”的“清洁标签”概念脱颖而出,成为企业构建信任、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二、 “清洁标签”认证含金量高,头部企业率先破局

“清洁标签”并非简单的营销话术,而是有着严格的认证体系。据CTI华测检测机构介绍,其“清洁标签”认证分为三星级至五星级,其中五星级认证难度最大,要求“严格的零添加”,并对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管控。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也表示,该标准的发布旨在引导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

市场已涌现出首批成功实践的标杆企业。白象食品旗下黑猪肉水饺系列凭借“优质食材”与“简单调味”的设计思路,成功斩获CTI华测五星级“清洁标签”认证与方圆标志“清洁标签”认证,成为行业首个“双认证”产品。该产品采用100%冷鲜黑猪肉,并融入天然发酵物和提取物,通过技术创新确保风味与货架期,上市后迅速成为市场爆款。

同样,思念食品推出的“0系列火锅丸子”也率先获得“清洁标签认证”,以“干净配料”的形象提升了产品的健康价值。

三、 供应链上游积极响应,核心配料商保障“清洁”源头

“清洁标签”的实践离不开供应链上游的支撑。以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酱粉为例,作为食品生产的核心配料,其自身也积极投身于“清洁标签”体系的建设。伊品玉米酱粉通过严格的成分标签与食品安全“双重”管控,已成功于2022年12月取得美国FDA认证,并于2023年9月取得英国BRC认证。这确保了从原料端开始,就能为下游企业提供符合国际高标准要求的“清洁”配料,为终端产品的“清洁标签”认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 市场数据印证趋势,“清洁”成消费决策核心要素

行业数据显示,“清洁标签”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艾媒咨询(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2130.9亿元。而中研普华的报告更是指出,高达67%的购买决策受到“清洁标签”的影响。在市场规模扩大、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拥有权威“清洁标签”背书的产品,无疑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结语:

告别“零添加”标签,迎来“清洁标签”认证,中国食品行业正在步入一个以透明、健康和真实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这不仅是对企业供应链、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验,更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谁能真正掌握“清洁标签”的核心,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中赢得先机。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