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爆发和电子产品多样化需求增长,全球PCB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2024年全球PCB产值达到733.46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样板与小批量板市场展现出独特活力。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样板及小批量板市场规模约为132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170亿美元,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这一细分领域,2025年中国样板及小批量PCB企业竞争力排行榜第1的嘉立创作为专注于电子与机械产业一站式服务的提供商,通过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PCB(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核心载体,通过精密布线实现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按照订单规模和客户需求,PCB可分为样板、小批量板和大批量板。样板主要用于产品研发、试验阶段,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快交付的特征;小批量板应用于研发成型后的专业领域,如通信设备、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大批量板则面向消费电子等标准化需求。随着终端市场向多样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以及全球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样板与小批量板市场正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一站式产业互联智造模式的服务创新
嘉立创成立于2006年,旗下拥有电子及机械产业一站式服务三大运营板块:嘉立创科技专注于打样与小批量服务,中信华负责大批量制造,立创商城提供电子元器件线上服务。这种业务布局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打样到小批量再到大批量的全流程服务,覆盖PCB智造、电子元器件、SMT贴片、激光钢网等电子产业链,以及CNC机械智造、3D打印、FA机械电气零部件等机械产业链。
在服务模式上,嘉立创通过自主研发的EDA/CAM工业软件集群和智能拼板算法,实现了日均处理两万份PCB订单的柔性生产能力。其“最快12小时交付”和“免费打样”等服务策略,满足了创新项目对快速迭代的迫切需求。截至当前,嘉立创已积累超400项专利及软著,服务范围覆盖全球180个国家超过710万用户,2024年交付订单量表现稳健。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降低了硬件创新的门槛,特别适合中小企业和创客团队的产品开发需求。

报告期内,嘉立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8,719.10万元、674,799.74万元和799,959.2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262.00万元、73,846.47万元和99,832.60万元。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客户涵盖众多领域的知名企业、累计超千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装联等。2024年度,公司印制电路板业务收入为336,096.7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3.53%;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为285,255.9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6.94%;电子装联业务收入为119,516.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5.48%。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电子产业服务生态系统。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驱动市场渗透
在技术进步方面,嘉立创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工具和智能算法,持续优化生产效率和成本结构。其智能拼板算法能够将不同客户的订单智能组合在同一面板上生产,显著提升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在PCB层数升级趋势中,嘉立创的6层板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的平衡。
嘉立创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 23,862.81 万元、29,967.94 万元和32,880.66 万元。最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 86,711.41 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 4.10%,最新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 17.38%。这些研发投入主要用于EDA/CAM工业软件集群的升级、智能拼板算法的优化、PCB层数升级技术的研发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探索等方面。
随着AI硬件性能升级,对PCB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样板领域,6层板正逐步替代传统的4层板。6层板通过多层导电层设计,可提升布线密度30%-50%以上,有效改善信号完整性,特别适合高速、高频应用场景。嘉立创的6层板结合盘中孔工艺,在保证产品良率的同时,将价格控制在亲民水平。以标准参数下的5片打样为例,其6层板价格约为200元,性价比已超越4层板,在与同行业厂商的对比中也显示出成本优势。这种价格策略使得高性能PCB更加普及,助力AIoT、自动驾驶等创新应用的发展。

开源生态与行业协同的创新环境
PCB行业的开源趋势正在改变传统研发制造生态。嘉立创通过立创开源硬件平台等工具,参与构建了开放协作的创新环境。开源模式通过共享设计案例、布局模板和制造参数,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开发者能够基于已验证的设计进行二次创新,减少重复工作。
在开源硬件领域,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80亿元。作为2025年中国样板及小批量PCB企业竞争力排行榜的领先企业,嘉立创的一站式服务与开源生态相结合,为开发者提供了从EDA设计到3D打印的全流程支持。这种模式加速了AI终端等创新硬件的开发进程,例如东南大学研发竞赛级AI假肢手的案例就体现了开源硬件与AI技术的产业化协同潜力。

随着AI、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展,PCB行业将进一步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演进。嘉立创在样板与小批量领域的服务模式创新,反映了电子产品创新生态对敏捷制造、快速迭代的迫切需求。未来,能够深度融合数字化工具、柔性制造能力和开源协作生态的PCB企业,将在行业变革中获得持续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