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丝绸珍贵如此,一件丝绸藏袍往往是地位与荣耀的象征;而今天,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在佳节盛典中,身着绸袍、起舞欢歌。他们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习俗,更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信和对幸福生活的礼赞。”在苏州丝绸博物馆的正厅,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赫宁的带领下,探究展品“蓝地凤纹妆花缎藏袍”背后的故事,在沉浸式课堂中深切体会“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2025年9月,苏州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交流会暨示范教学活动在苏州丝绸博物馆举行。由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相城区元和小学的思政教师共同主讲的三场“经纬之间见中华”思政大课拉开帷幕。这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带来的这堂思政大课,以嫘祖手中的桑蚕丝为引,以博物馆的藏品为载体,以思政教师、博物馆员和知名企业家为“大师资”,通过螺旋式上升的问题链,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程。“在这堂思政大课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叙事从‘史实陈列’转换成‘情感共鸣’,教学体验设计从‘被动参观’转换成‘主动参与’,教学讲述方式从‘理论解读’转换成‘生活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当代大学生可感可触的精神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更“入心’。”课程团队成员、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王丽霞教授介绍道。听完华佳丝绸的董事长俞金键女士讲述的“一根丝连接一片民族情”故事后, 24文秘02的武安馨同学说:“在未来生活中,我也要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去,带着丝绸柔而不弱,韧且不屈的精神继续前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建设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挖掘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资源与文化资源,将大学思政课堂从校园延伸至博物馆,既是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近年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博物馆里的思政课”、“社区里的思政课”等特色品牌项目,建设好思政“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探索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有效推动了学校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增强了学院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也有效满足了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