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显著增多,这些人要重视!

眼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孩子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出现中重度症状的经历,有孩子甚至因此住进重症监护室(ICU)。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田曼介绍,近期医院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阳性率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不乏出生不久的婴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及亲密接触等。感染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发热等。田曼介绍,RSV的特点是会反复感染,第一次感染比较重,再次感染就轻多了。“2岁以前感染过该病毒的人,大部分再次感染时症状会和普通感冒差不多。”

上呼吸道感染多集中在夏末秋初或秋冬季节。今年南方省份RSV流行期有较明显提前,阳性检测率0—4岁病例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天气骤然转冷、空调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开学后的交叉感染也易引发传播。”田曼告诉记者。

相关数据显示,未曾感染过RSV的低龄婴幼儿是主要受害群体。“低龄儿童是该病毒的易感人群。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免疫力仍处于建立阶段,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校园等集体环境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田曼提醒,部分患儿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出现气喘等症状,需住院治疗,但大多数患儿病情相对较轻。

防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重点在于早预防、早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临床上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退热、治疗喘息等手段为主。

当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呼吸平稳、食欲正常,仅表现出轻度、常见感冒症状时,通常可以居家护理。当孩子出现持续咳嗽加剧、呕吐腹泻、超过3天的高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预防上则以非药物干预手段为主。田曼建议,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应以物理阻隔为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

此外,除了RSV,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田曼提醒:“流感、肺炎球菌、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都可能会在冬季流行。上述病原体中,除了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减少在医院等高风险场所停留时间对个人防护仍非常有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责编:杨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