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10月13日-10月17日),江苏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融资事件26起,已披露的投融资总额月75亿元人民币。从行业分布来看,先进制造26起,医疗健康18起,传统制造2起,电商零售1起,人工智能1起;从投融资轮次来看,A轮11起,天使轮5起,Pre-A轮3起,A+轮2起,B轮2起,C轮2起,战略投资1起;从城市分布来看,苏州13起,南京5起,无锡5起,南通1起,徐州1起,扬州1起。

政策风向层面,10月14日,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明确提出“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圈”。这一表态释放出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资本对科技创新支持的信号。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和科技部等七部门5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政策端正持续推动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
江苏本地产业基金方面,苏州新创未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本周正式成立,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苏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等共同出资,规模达171.5亿元。该基金将重点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并可能为后续与社保基金合作的500亿元基金项目做前期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创新投资集团管理规模已超2600亿元,近年来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赛道布局密集,2024年发起的73只科创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
本周,吉利汽车“少东家”李星星2025年5月创立的具身智能公司一星机器人(OneStar),仅成立5个月便传出解散消息。目前,苏州总部人去楼空、公众号清空、吉利系人员悉数撤出。核心原因是创始团队内讧与战略摇摆。吉利只想把机器人当“副业”,CTO丁琰等技术人员坚持独立激进路线,资本与产业方信心迅速瓦解。尽管9月刚官宣数亿元种子轮,资金并未到位,公司即闪电崩盘,技术团队已被四处“哄抢”。
本周投融资亮点:
九识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美金融资
近日,九识智能完成了由蚂蚁集团领投、新老股东跟投的新一轮数亿美金融资。
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的全球化企业,总部位于苏州,在北京、硅谷设有研发中心。公司以“低速载物”为切入口,推出Z、E、L三大系列无人物流车,覆盖快递快运、商超零售、医药冷链等场景,已在全球近300座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累计安全行驶超3300万公里,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
宝之钢集团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
近日,宝之钢集团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深化智能化生产体系建设、扩充高端设备储备及拓展国内市场布局。
宝之钢集团是一家模具钢材深加工服务提供商,凭借“以锯代铣”的创新技术及全流程服务能力脱颖而出。公司目前拥有五大专业化厂区,覆盖大型龙门铣磨、精密CNC加工、原材料切割等全产业链环节,一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百余台铣磨设备与CNC龙门加工中心高效运转,配合常备的一万吨原材料库存,实现日均超百吨的产量规模,可快速响应机械板、汽车模、自动化部件等多场景加工需求。
西帝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西帝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乌鲁木齐甘泉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投资。
西帝摩是一家金属3D打印全链条技术服务商,掌握从设备、软件、工艺到材料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成形幅面覆盖120mm×120mm至2000mm×2000mm,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汽车、医疗等领域。
辅易航完成A+轮融资
近日,辅易航宣布新获一笔A+轮投资,由敦钧资本、新安江资本、黄山战新基金联合增资6000万元。此次融资是继今年4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后,在本年内完成的又一次融资,A轮累计融资超亿元。
辅易航是一家以智能感知为核心的汽车与机器人传感器/控制器供应商,专注智能算法、硬件与传感器的渐进式自动驾驶路线。其货架式产品线包括新一代变频声学雷达、行泊一体域控制器、3DToF光学传感器等,已覆盖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两大场景。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