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宏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宏巨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海证券、常州高新投及江苏高投集团联合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予披露。这是在今年6月完成B轮融资后,宏巨科技在三个多月内获得的第二轮资本加持。
外行创业能否成功?
2009年,在常州陈渡桥一间300平方米的租用厂房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悄然成立。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坐拥国内五大生产基地、建筑面积约46000平方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宏巨科技正是在一位“外行”创业者的带领下,从竞争激烈的新材料市场中脱颖而出,成长为细分产业龙头。
创始人宋涛出身财务管理专业,最初对生产设备、产品技术可谓“门外汉”,也缺乏企业经营经验。一次与朋友的聚会,激发了他创业的念头。2009年,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于尝试的勇气,宋涛在常州陈渡桥租下一处300平方米的厂房,创立了宏巨科技。
公司的第一桶金来源于传统手机绝缘材料。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十多年前,传统手机电子元器件之间存在间隙,需要使用聚氨酯材料冲压成的小方块进行填充绝缘。宋涛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在朋友牵线搭桥下获得了首笔订单,其所生产的绝缘片为公司进军电子新材料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2015年,宏巨科技将产品线延伸至屏幕相关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折叠屏手机支撑钢片,逐步在消费电子领域站稳脚跟。经过十余年发展,宏巨科技已在常州、盐城、厦门、惠州和武汉设立五大生产基地,成长为一家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及功能性器件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供应商。
转型之路的关键抉择
2016年,宏巨科技迎来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那年秋天,宋涛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专家交流时,敏锐地察觉到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毅然决定进军该领域。然而,开局遭遇挫折,首单业务便使公司蒙受了8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是放弃还是坚持?
宋涛冷静分析原因,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不断摸索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虽然初战受挫,但此次尝试为宏巨科技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2017年,宋涛再赴新能源领域,全资收购了浙江一家原材料公司,由此成功实现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此后,宏巨科技不仅与东南大学联合开发出传输损耗较国际标准降低15%的高频信号连接器,攻克了车规级连接器的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还成功进入比亚迪供应商体系。2024年,宏巨科技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8.96%,其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在两年内提升了17个百分点。
从新能源配件生产到为整车企业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宏巨科技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持续布局。目前,公司已形成PU发泡、热压3D成型橡胶、硅胶及硅胶发泡、导热硅胶、电磁屏蔽材料等新材料的专业化配套能力,部分泡棉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此外,宏巨科技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业务范围从精密模切、橡胶硫化,扩展至高分子薄膜与金属复合工艺,具备了覆盖东南亚市场的交付能力。
素材来源:
常州科学技术协会《鸿鹄高翔展千里——记宏巨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宋涛》
江苏省科协《【达人创新风采㉛】宋涛:从草根创业者到新兴科技掌舵人》
模切之家涂布之家《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及模切加工于一体,常州宏巨科技完成B轮融资,毅达资本领投》
公司官网
紫牛号精选《“专精特新”,常州钟楼再添猛将!》
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 整合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