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烟火气十足的小酒馆,差点因原房东的债务纠纷熄灯关门。然而,镇江京口法院的一个决定,不仅保下了这个小小的生计,更让债权人、债务人、租客和买家四方都收获了圆满结局。
小酒馆的生存危机
故事要从一起并不特殊的执行案件说起。原告申请执行,被告负债未还,其名下两套已办理抵押登记的门面房成为实现债权的关键。就在法院准备依法推进抵押物处置时,执行法官许蓓和团队成员的实地调查,让情况变得不普通起来。
眼前这两间门面房已被打通,经营着一家小酒馆。复古的装修、精致的摆件、温馨的氛围,处处透露着酒馆老板的用心。承租的是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这里是他们全家生计和偿还房贷的唯一依靠。
“我们租下来的时候只看了房产证,确认了房东是房主,哪想到这个房子会被法院拍卖呀……”夫妻俩听到法院的来意后,心急如焚地解释道。他们一次性签了五年租约,还自掏腰包维修、装修,本想长久经营,却因忽视了抵押权登记,可能面临提前搬离的窘境。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零五条规定,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但本案中,抵押登记在先,租赁在后。“这意味着,法律上的‘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在此并不适用,法院若强制清场拍卖,是于法有据的。”许蓓解释道。
然而,当看到酒馆里张贴着一张张老板与客人的温馨合影,感受到这里不仅是谋生之所,更是许多客人在劳累一天之后可以小憩放松的落脚点时,许蓓开始思考更优的解决方案。
“暂缓清场”的司法智慧
“清场上拍固然有法律依据,但清场需要时间,可能有风险和对抗性。利息在持续计算,债务在增加,而拍卖具有不确定性。”许蓓坦言,“如果最终流拍,而申请执行人已明确不接受以物抵债,房屋将空置。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未兑现,被执行人的债务未减轻,酒馆夫妇被迫中断经营,这将是一个多输的局面。”
为寻找最优解,执行团队展开了深入调研。他们发现,这条街空置门面不少,但这家小酒馆却靠着一批稳定回头客,生意红火。强制清场,不仅会让酒馆失去多年积累的客源,也将切断这对夫妻的家庭生计。
与此同时,许多意向买受人在咨询时,都格外关心酒馆的经营状况。“这间小酒馆确实挺受欢迎呢!”团队成员不禁感慨。
如果暂不清场上拍呢?
许蓓分析,商铺在经营状态下拍卖,看样咨询的人多,容易促成成交和溢价;酒馆可继续经营,给老板缓冲时间,也减少执行对抗性;即便新的买受人出现,也可能愿意续租;即使流拍,法院还可继续执行房屋租金。
许蓓一边安抚酒馆夫妻俩的情绪,并委婉地告诉他们做好最坏的打算,一边通过各种司法拍卖平台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为各方当事人建立合理预期。
在一次与申请执行人的委托代理人的沟通中,许蓓将实地调查情况、酒馆经营状况以及潜在风险全面告知,并带其到现场查看。看到酒馆稳定经营的状态和人气,申请执行人方面最终表示理解,同意“暂缓清场,先卖后搬”。这一方案经合议庭评议后一致通过。
拍卖背后的四方共赢
拍卖当天,结果出乎意料——经过多轮竞价,房屋最终以132万余元成交,溢价率超过24%。
想到酒馆可能面临搬迁,许蓓不禁为那对夫妇感到遗憾,准备等购房尾款支付后通知其准备搬迁。结果几天后,许蓓接到了老板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欣喜:“谢谢许法官,有个老板把房子拍走了,说后面还租给我。我不用搬了,谢谢法院!”
原来,买受人早在拍卖前就“暗访”过酒馆,看中其经营稳定,认为能带来持续收益。成交后,双方迅速签下新租赁合同。因省去了招租空置期和装修期,年租金反而比之前降了一万元。
案件至此尘埃落定。房屋高价拍出,申请执行人债权最大化实现;被执行人的债务得以减轻;酒馆以更低租金保住经营场所,夫妻俩生计无忧;买受人无缝衔接获得稳定收益。
“执行案件的办理,既要坚持法律原则,体现执行的力度和速度,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体现执行工作的善意和温度。”回顾此案,许蓓深有感触,正是通过一次次现场调查和真诚沟通,向各方充分说明法律规定、分析可能结果,才赢得了信任与配合。
当机械的条文遇上鲜活的生活,司法的智慧体现在对各方权益的细致权衡中。多方的努力、执着的坚持终将收获共赢的结果,这正是对追求执行“三个效果”统一的最佳诠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应巧玲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