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社会 > 正文
小米17系列携手苏绣双面绣,“双面视界 屏映千年”艺术展正式启幕

艺术源于生活,科技改变生活。10月17日,由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小米江苏分公司联合主办、江苏新华新消费传媒承办的“双面视界 屏映千年”小米17系列双面绣艺术展,于南京市金鹰美术馆正式启幕,打造出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范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共同领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双面视界 屏映千年”小米17系列双面绣艺术展现场分为“曲桥·初见”“折廊·绣境”“亭台·视界”“水榭·天工”“厅堂·映现”五大展区,把小米17系列的“妙享背屏”与传承千年的双面绣技艺进行深度融合,为广大市民及游客开启了一场穿梭于针线与像素、园林与影像、古典与未来之间的多维苏韵探索之旅。

“黑科技”双面屏遇见非遗双面绣,能够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青年苏绣非遗传承人张雪、岳琰,为本次艺术展全新创作了《她与裳》《心扉》两幅双面绣“高定”作品,以小米17系列的“妙享背屏”为灵感源头,巧妙融入传统戏曲元素,一体双面、连接古今,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收获到“双面视界看苏韵”的全新体验。

双面绣作为苏绣的重要技法之一,千年时间里传承不断、创新不断,当代青年苏绣非遗传承人们也在双面绣创作中融入更多时代色彩。在本次艺术展中,众多青年艺术家的双面绣作品以“折廊”形式巧妙布局,涵盖自然生灵和抽象观念等多重题材,风格迥异、新颖“吸睛”,为参观游客奉上视觉盛宴之余,启迪了更多关于传统文化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思考。

来自建邺区的黄心怡是“资深米粉”,她在采访中表示,原本是被小米17系列手机吸引来参观,但在现场一下就被双面绣迷住了,双面屏手机和双面绣的巧妙互动也让她大呼不虚此行。“太精致,太神奇,太美了,”黄心怡感慨地说。

双面绣以丝线编织起跨越千年的指尖脉络,摄影凭借科技手段化身为“定格时间的魔法”,二者怎样构建镜像对话,引发科技与美学的共鸣?在艺术展现场,一幅幅运用小米17系列手机拍摄的摄影作品,以双面绣作品里的园林、鱼虫、花鸟为发端,演绎传统美学借助科技媒介,于日常视角中“重新被看见”的审美叙事。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创新体验不止于看,可触摸、可互动的艺术装置则能让参观游客置身于更鲜活的传统文化场域中。在艺术展的特定区域,参观游客可以通过超级小爱将照片上传,生成一个AI昆曲形象,缩短传统文化与大众间的距离,激发参观游客们的探索欲。

来自浦口区的周文在采访中说:“以前没接触过AI形象之类的互动体验,这个昆曲形象很特别,从来没想象过自己的昆曲装扮,这也让我对昆曲有了兴趣。”

艺术的传承是其延续的根基,而创新则是艺术迈向未来的关键。在“双面视界 屏映千年”小米17系列双面绣艺术展开幕当日,现场同步举办了苏绣作品艺术展揭幕及基金会捐赠仪式。为切实守护传统技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小米向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进行了捐赠,旨在推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积极创新、持续发展。

小米集团中国区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郭金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未来将持续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打破界限,连接更多可能,让科技不仅服务于生活,更能丰富和点亮文化传承的新道路。”

责编:袁俊华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