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决胜“十四五” 奋力挑大梁|外卖员成为城市合伙人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时代浪潮奔涌,家国梦想同频。五年来,砥砺前行的脚步、拔节生长的希望,共同汇聚成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江苏‘十四五’ 你我共见证”系列报道,我们将深入基层一线,通过无数奋斗者的故事,聆听时代前行的足音,探寻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深沉力量与温暖底色。

图源:视觉中国

10月18日,苏州秋风乍起,天气转凉。饿了么外卖员舒龙身上裹着件蓝色冲锋衣,在餐馆和住宅小区间穿梭,一中午送了27单。

“这几个小区进出都很方便,送餐路上的‘最后一百米’越来越顺。”舒龙说,以前外卖小哥和保安因骑车进小区闹过不少矛盾,他经常当中间人调停、拉架。

如今,“进门难”的问题在逐渐改善。舒龙经常送餐的小区配了代步自行车和购物车,还有小区允许外卖小哥放慢速度骑车进入。他发现,小哥的路好走了,保安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从部队退伍后,舒龙进过工厂,干过搬家工、电焊工,2018年开始送外卖。这几年,他见证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一步步加强。

下午2点,舒龙来到位于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悦新驿站的“舒龙工作室”。这个时间段,工作室里外卖小哥最多。大家报着今天的单数,打听着谁跑得多、谁“超时”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他们谈论着送餐情况,工作室气氛逐渐升温。

“舒龙工作室”今年初成立,这个56平方米的空间供小哥们歇脚、喝水、充电、求助,还有主播在里面做直播。最近,驿站旁建起厕所、换电柜,来这的小哥越来越多。舒龙告诉记者,工作室集合了150人,大伙都是自发加入的。

驿站日常管理员是15名外卖小哥。周边骑手想进来休息,在群里说一声,5分钟内就有人开门。“门口的草皮,也是大伙亲手铺的。”舒龙指着门外说。

有了落脚地,外卖小哥们对城市生活更加关注。舒龙感慨地说,刚来时工作室附近人不多,他4小时只跑了9单。这几年,周边小区住满了,还开了商业体。“路好走了,人多起来。骑手勤快点,一中午能跑30多单。”

多部门协力,有关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持续落地。苏州高新区8月集中发布淋浴洗漱、医疗急救、充换电等5类功能站点和重点驿站111个,小哥们有了“临时的家”。当地出台积分“五入”政策,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积分,兑换“入医、入学、入岗、入托、入网”等福利。

2020年,舒龙在苏州高新区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把妻子和儿女从老家接到苏州。孩子们连续3年免费参加暑托班,学了很多编程、航空知识,舒龙已经听不大懂;他用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积累的150积分,为爱人争取到社区网格员的工作;每年,舒龙还能用积分兑换一次全身检查……

“家安下来、心定下来,人就真正融入城市了。”舒龙说。

舒龙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城市。8月一天深夜,他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名叫张焱博的陌生小哥的车胎被扎破,找不到修车师傅。睡梦中的舒龙连忙起身,拿上工具箱一路赶去。自此之后,张焱博加入“舒龙工作室”,最近他还向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新就业群体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9月25日,参加省委召开的基层和相关领域代表座谈会时,舒龙作为外卖员代表,讲出大伙对“十五五”的期待。大家希望优化平台算法,平台企业合理设定配送时间、报酬标准和休息制度,进一步提升外卖员的社会认同度,为他们打通培训通道、加强职业保障。

送外卖多年,舒龙习惯在电动车底座备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补胎工具和医疗包,随时帮助有需要的人。“外卖小哥不是城市的‘过客’,也能成为城市‘合伙人’。”舒龙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见习记者 黄煌

责编:陈逸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