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南京秋意渐浓,一场秋雨更添几分凉意。然而,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却人潮涌动、激情四溢,炽热的能量在空气中流动。
10月18日晚,苏超联赛半决赛南京队迎战泰州队,现场61565名球迷共同见证了这场对决。这是一场争夺决赛资格的足球盛宴,市民群众关注度更高。
南京警方超前部署、周密组织,比前几轮安保增加投入近千名警力,全面落实客流疏导、秩序维护、现场安检、服务群众等措施,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平安防线,用辛苦指数换取球赛的精彩指数。
超前部署,智慧安保构建赛事防线
秋风习习,秋雨淅沥。赛事当晚,南京奥体中心同时承办足球赛与演唱会两场大型活动,相邻的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青奥公园体育馆举办陈粒演唱会。为确保各项活动安全有序,下午4点,警方安保力量已全部到位。由治安、特警、交警、大数据、反恐等诸多警种主官以及各分局局长、派出所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带队分片包干,深入场馆看台、通道、赛道等区域落实各项安保工作。
现场安保指挥部的电子屏幕上,汇聚了场馆内外的监控视频、人流热力图、重点区域预警和实时交通流量等数据信息。治安支队党委委员唐斌介绍道:“经过多轮苏超赛事的安保实践,智慧调度平台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实现警力的可视化调度与精准投放,大幅提升了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这已是唐斌参与苏超联赛南京赛区安保工作的第七场比赛,每一次,他和同事们都以同样的严谨态度投入其中。
球场外,由于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与“苏超”赛事时间重叠,极易形成对冲大客流。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交管支队以体育场为核心,提前实施“1+5”安保策略,设置了“核心圈、管控圈、分流圈”三层交通管控圈。
“雨天路滑,给交通安全带来更大压力。我们继续采取分级分类管控策略,运用智慧停车引导、VR实景导览等新技术装备,科学引导社会车辆分流至博览中心及奥体周边的新城大厦、中央商场、江苏大剧院等11处停车场停放。”南京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秩序大队大队长毛悍琪介绍。此外,同步优化调整赛事接驳专线,更精准地服务球迷需求,“白天奥体东门至博览中心的糖酒会接驳专线暂停运营;傍晚5点半起,恢复从博览中心6号门至江东中路奥体大街路口的‘苏超’接驳专线”。
晚上6点,交警在赛场核心管控区边缘指挥交通,荧光绿雨衣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半决赛球迷热情更高,很多人提前数小时到场,我们必须确保雨天道路畅通。”交管支队建邺区大队中队长王海峰一边介绍,一边转身劝离一辆试图临时停靠的网约车。在他身后,奥体周边主干道车流如织,却秩序井然。
除路面交通疏导外,公交轨道公安局在奥体中心站、奥体东站增派警力,协调地铁运营公司保持高频发车,2号线往新街口方向发车间隔缩短至3分钟,10号线往安德门方向间隔为4分20秒。地铁站内外引导设施根据人流走向优化设置,出租车与网约车的上下客区域和时间也相应调整,并增设了更醒目的引导标识。
为引导16辆泰州球迷大巴顺利抵达球场,南京交警提前部署3组警力,赴栖霞山长江大桥服务区接应车队,优化行进路线,仅用约47分钟便将全部车辆引导至奥体中心北门。另外,还协助引导500余名泰州球迷车辆到达球场。
“警”紧相随,多警种协同守护赛事高潮
尽管天气阴冷,却阻挡不了球迷的热情。6点半起,球迷从四面八方陆续涌来。
“请大家不要拥挤,小心地滑!”江宁分局在奥体中心东门部署了警用升降高台,配备了最新喊话器和提醒电子屏,引导球迷安全有序通过广场安检。
在安检口,民警朱晓琦与警犬“佩琪”坚守岗位,“佩琪”的毛发已被雨水打湿,却依旧机敏地执行指令。一位母亲抱着孩子,手忙脚乱地收伞,朱晓琦立即上前轻声提醒:“里面通道也有积水,牵好孩子,慢慢走。”
赛前,南京警方通过官方“两微一抖”发布《观赛提醒》,贴心提示雨天观赛注意事项。入口处的扬声器循环播放着:“请出示身份证和门票,雨天湿滑,请注意安全。”
“大爷,您的座位在A区203,往前第二个口右转上楼,慢点走,地上滑!”在西看台区,秦淮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中队长孙晨成提高音量引导一位老人。“D区106就在这边下层,请跟我来。”玄武分局“00后”民警孔俊林一边引路,一边提醒沿途球迷:“大家注意脚下,对号入座不要急!”平日普通的场馆通道,在雨中成为考验耐心与温情的关口。
内场跑道上,50名巡特警队员整齐就座。“除了内场执勤警力,我们还在体育场各出入口、关键通道、人员聚集区等重要部位定点武装值守,配备先进警务装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巡特警支队作训大队大队长陈晓军表示。
“此次安保任务再次投入自主研发的防爆机器狗。它采用四足驱动,配备激光雷达与多维相机,可对周边区域进行3D扫描,为球迷安全观赛再添保障。”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安检排爆大队大队长浦峥峥介绍,“6万多个座位,每一个看台、每一条通道,我们都实现了检查全覆盖。”赛前,特警队员在完成内场安检后,还会多次巡查外场,确保安全隐患全面排查。
据巡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沈元介绍,在苏超联赛安保期间,巡特警支队主要承担内场秩序维护、低空安全防控、武装定点值守等任务。“首先是‘最能忍’,50名特警队员在球场周围执勤,坚守各自巡视区域,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响应异常情况;其次是‘最科技’,警用无人机成为安保‘空中哨兵’,辅助指挥决策,投入排爆机器狗,实现‘地面—低空—指挥’三位一体安保格局;最后是‘最硬核’,在主要出入口部署武装巡逻车,随时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准备,筑牢现场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值得一提的是,4名代表中国出战中国—中亚特警挑战赛的队员,也都投身于本场赛事安保工作中。
此外,南京警方还将指挥方舱、勤务方舱部署到赛场外,通过车载大屏向观赛球迷宣传反诈信息,提示文明观赛,并提供紧急救助服务。
暖心守护,藏蓝身影化身平安底色
19点35分,主裁判鸣哨,比赛正式开始。六万余名球迷的呐喊声响彻球场,将气氛推向首个高潮,也绷紧了安保人员的神经。看台上,南京警方设置多个执勤点位,采取“固定岗+流动哨”相结合的模式,不间断巡逻管控,及时排查处理安全隐患,全力维护观赛秩序。
37分钟左右,一名年轻女球迷因低血糖和情绪激动突然晕倒。雨花台分局民警立即上报指挥部,巡逻警力迅速协助医护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将其转移至医疗点。经补充糖分,女球迷转危为安。
中场休息的15分钟,是安保工作的又一重考验。通道内人流骤增,卫生间、售卖点前排起长队。“警察同志,我方向感不好,请问怎么回B区203看台?”“孩子想上厕所,最近的是哪个?”“我手机可能掉座位下面了,能帮忙找找吗?”面对各类求助,民警耐心解答、细致引导。熙攘人群中,那一抹藏蓝带给无数人心安。一位带孩子的泰州球迷感慨:“有警察在,感觉特别踏实,这客场氛围真好,为他们点赞!”
南看台处,一名80多岁的球迷,在家人陪伴下,乘坐轮椅来观赛。鼓楼分局江东派出所副所长徐旭坤和执勤警力见状,立即上前帮助搀扶老人,安全送至台阶上。“谢谢警察同志!”老人连声道谢。他们只是摆摆手:“应该的,您注意安全。”这些藏蓝身影服务群众的点滴汇成暖流,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心。
有序散场,坚守直至最后一名观众离开
终场哨响,南京队点球惜败泰州队,安保工作进入最关键的散场阶段。民警现场进行引导,散场球迷分成数股有序人流,走向公交站、地铁口和停车场。
“小心脚下,不要奔跑!”“往奥体中心地铁站请走这边,注意路滑!”“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公交轨道公安局城西路派出所教导员陈果果与同事们用身体组成引导线,确保观众平稳进入地铁站。周边道路上,荧光绿身影在雨中忙碌指挥,疏导瞬间激增的车流。“智慧交管平台”同步启动“赛事模式”,优化信号配时,进一步提升疏散效率。
当最后一批观众安全离去,奥体中心重归宁静,只剩路灯微光。这场足球盛宴的平安落幕,离不开南京公安数千名民警、辅警数小时的默默坚守。他们是这座城市中最令人心安的“警”色。
通讯员 宁宫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
图片和视频均由南京警方提供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