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国经济三季报彰显韧性和活力

10月20日出炉的中国经济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放眼全球,这一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交出这一成绩单,极具分量。

增速之外,更见含金量。

乍看季度数据,一季度5.4%、二季度5.2%、三季度4.8%的增速似乎呈回落态势,但放在全球坐标系中,这份表现依然突出。

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的2024年经济总量。

2025年10月20日,江苏连云港,工人正在车间生产线上忙碌。

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3个月的时间依然创造出了一个德国,这对中国经济这个大块头而言难能可贵。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三里河表示,在部分国家持续无理打压中国并推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前三季度5.2%的增速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广阔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强竞争力的产品和制度优势都是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

辩证来看这份成绩单,虽形有波动,但“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变。

外贸的逆势突围,是韧性最直接的体现。

面对全球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顶压前行,走出了逐季加快的上扬曲线。9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8%,创下全年单月最高增幅,其中出口增长8.3%,超出路透社、彭博社的预测。

支撑这一成绩的,有“新三样”强势发力,前三季度相关产品出口增速达两位数;也有市场多元化策略见效,前三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2%,高出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传统市场波动风险。

活力则来自新质生产力的加速成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升级动力,也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增强上行动力,扩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经济的活力还藏在诸多细节里。

作为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受益于反内卷持续推进,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这既是居民消费信心回升的写照,更是经济内生动力复苏的缩影。

经济稳增长的背后,是宏观政策的精准发力。

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

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愈发稳固。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国家统计局的这句话,既显信心,又提士气。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凭借“总量突破、质量提升”的扎实表现,已然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潜力。

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随着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扮演“稳定器”与“增长极”的角色,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三里河”工作室)

责编:夏晓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