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近期在经历新总裁选举引发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后,终于在20日找到了新的执政盟友,与维新会签署了联合执政协议。
在经历这一系列政坛波折后,21日,日本国会将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若不出意外,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将在今日当选日本新一任首相,她也将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自10月4日自民党选出新总裁,到10日的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再到20日与维新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自民党与高市早苗在这17天里可谓是历尽波折。
自民党新人事任命引发广泛批评
“黑金丑闻”分歧致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
最初是在自民党新总裁选举后,当选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在7日公布了党内的人事任命,其中包括“黑金丑闻”主要涉事者之一、原“安倍派”骨干萩生田光一出任党内二号人物干事长的首席代理。这一人事安排引发争议。

除了与“黑金丑闻”直接相关的萩生田光一继续在自民党内任重要职位,自民党内目前仅剩下的一个派阀“麻生派”,包括其领导人麻生太郎在内的多名成员也在自民党高层中任要职。之所以当前自民党内仅留下“麻生派”,是因为“黑金丑闻”后,其余派阀已悉数解散。
因此,自民党高层新人事安排一经出炉,便遭广泛批评,矛头直指自民党对“黑金丑闻”后续处理不当。还有日本媒体认为,新班底中多数成员出自在总裁选举中支持她的“麻生派”议员阵营,具有强烈的“论功行赏”色彩。
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就高市早苗任用麻生派系成员及涉及“黑金丑闻”议员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在野党愈发担心高市将改变石破茂长期以来广泛与在野党协商的政治路线。
原本预计将与自民党共同执政的公明党也在10日就“黑金丑闻”这一分歧向自民党发难,宣布退出执政联盟。
按日本媒体说法,公明党死咬“黑金政治”问题不放,萩生田光一被自民党委以重任被视为公明党本月10日宣布退出执政联盟、与自民党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
公明党退出 维新会接盘
两党拟“阁外合作”
在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6天后,10月16日,自民党找上了维新会,开始磋商组成执政联盟,双方在18日就联合执政基本达成共识,并在20日签署联合执政文件,标志着两党正式建立联合执政关系。
根据协议,维新会初期将采取“阁外合作”方式,不派成员进入内阁。两党在政策协商中达成多项共识,但也在部分议题上存在分歧。维新会在此次协商中提出了12项政治改革诉求,核心包括削减10%国会议员席位、全面禁止企业及团体政治献金等。
两党在政治献金等议题上仍存分歧
据日媒报道,自民党对于削减议员席位基本表达了同意的态度,但在政治献金问题上,两党发生激烈冲突。而这正是自民党“黑金丑闻”相关的后续处理议题。

自民党内部对维新会提出的“彻底废除企业及团体捐款”主张持谨慎态度。有自民党资深议员表示,这一议题需要慎重讨论。而维新会方面则坚持其改革立场,认为这是解决“政治与金钱”问题的关键。
两党能否落实政策成未来焦点
其他在野党对两党联合执政更多的是提出批评。立宪民主党认为,这一联合将导致日本政治进一步右倾。

根据日本众议院议席构成,自民党196席与维新会35席合计达231席,接近过半数的233席。在维新会支持下,高市早苗在2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几无悬念。而对于新内阁来说,物价上涨、外交政策等一系列课题,都将是重要的考验。此次联合执政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政坛新格局的形成。两党能否在保持各自立场的同时推动政策落实,将成为未来关注焦点。
“只结盟不入阁”
两党合作前景堪忧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孟明铭分析认为,自民党与维新会签署的这份联合执政协议中的“阁外合作”部分,传达出多重信息,展现出两党实际上相互试探、缺乏信任的状态。
分析认为,维新会使用“阁外合作”方式,旨在:
- 测试自民党的诚意,观察并督促自民党能否切实履行合作承诺;
- 与自民党拉开距离,避免因自民党的各项丑闻影响自身选民基础。

另一方面,自民党与维新会在各自党派利益上的冲突以及当前日本繁杂的国内外难题都是两党推进长期合作的阻力。
- 两党同属于保守型政党,双方在选举的根本利益上存在冲突,如何分配国会席位将是难题;
- 当前日本各式内政外交难题堆积如山,高市早苗似乎暂无明确的解决思路,一旦遭遇影响政权的事件,双方合作可能难以为继,甚至有解体风险。
日本今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
按照目前已公布的安排,当地时间21日13时(北京时间中午12时),国会众议院将在全体会议上进行首相指名选举;13时30分(北京时间中午12时30分),参议院也将在全体会议上进行首相指名选举。

日本首相指名选举在国会众参两院进行,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过半者即可当选;如果没人能获得过半票数,得票数居前两位者将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多者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