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深读 | 挥手向城东,奔流入大江

受地形影响,历史上秦淮河流到南京城后,一直从西北方向汇入长江;上世纪70年代开凿的秦淮新河,从西南方向流向长江。而如今,这一历史将要被改写——从运粮河向东穿过宁镇山系的秦淮东河,将“奔袭”30多公里到栖霞山下的九乡河口入长江。如此,秦淮河不仅多了一个入江口,还将把城东的九乡河、七乡河水系纳入秦淮河水系。

秦淮东河一期工程总投资63亿元,其中涉铁工程已于9月底开工。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孕育了南京城,如今为何新辟河道东流入江,对城市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秦淮东河建设和设计方就此进行解读。

时隔50年,南京再对秦淮河分流

“秦淮东河‘穿山越岭’,首要目的还是防洪。”南京市水利规划院秦淮东河项目设计师蔡慧娟介绍,秦淮河千年流淌,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在南京城留下了数不尽的诗词典故、名人传说,殊不知秦淮河从秦朝开始就是洪水走廊,性情“既温润也暴烈”。310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内,山丘区占到80%,“丘陵+圩区”的地形,致使汛期洪水来袭时“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加之长江南京段向东北方向流淌,与自南向北的秦淮河水系形成“人”字形交汇,汛期江水和河水常相顶托,历史上降水多的年份里,城市没少为此“吃过苦头”。

据有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到1975年,南京地区经历了4次大洪水,特别是1954年、1969年的洪水尤为严重。1954年洪水导致南京机场进水,中华门外铁路、公路交通中断,39万亩农田受淹。面对严峻形势,1974年省政府决定开挖新河来分洪。当时江苏省水电局编制的《秦淮河流域规划》设计东线(秦淮东河)和西线(秦淮新河)两个方案,最终西线方案入选。从1975年底开始,秦淮新河工程开工建设,从江宁县岔路口河定桥向西开新河,切铁心桥分水岭,经西善桥穿沙洲圩入长江。

通航45年来,秦淮新河大大缓解了城市防洪压力。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外扩,下游河道两岸均变为城区,秦淮河从“绕城而过”变成“穿城而过”,过流能力减弱;加上极端异常天气时发,汛期秦淮河沿线高水位多次出现,2015年、2016年、2020年汛期秦淮河主要节点水位均超历史纪录。眼下,汛期秦淮河流域的洪水流量约为1700立方米/秒,而外秦淮河加上秦淮新河设计流量1400立方米/秒,城市行洪尚有300立方米/秒的缺额。

“建设更加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现代水网体系,时隔50年南京再对秦淮河分流。”南京城建集团副总经理程曦说,秦淮新河和秦淮东河一期,像是城市先后打出的“左右勾拳”,为城市防洪筑起一道“护城河”。

秦淮东河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先打通运粮河至九乡河,二期再连接七乡河。地处青龙山下游和宁镇山系间的九乡河、七乡河纳入秦淮河水系,除了为城市分洪,还可跨流域调水、正反向调峰。在枯水季节或降水少的年份抽提长江水补充河道,秦淮新河闸、九乡河河口闸共同调节河道蓄水,保持城市生态、景观水位,保障圩区农业生产。

一路“穿山越岭”,新开33公里入江水道

南京城山环水抱,低山丘陵众多,从秦淮新河到秦淮东河,工程施工都免不了“穿山越岭”。建设秦淮新河时,南京截弯取直,于新林蒲故道上开凿新河,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年代,工程建设主要靠人力完成。施工高峰时,每日投入民工22万人,建设者喊出“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口号,使用铁锹、扁担等简易工具,共完成土石方1300万立方米,历经4年半开辟出16.88公里入江水道。

“现代大型水利工程不再用‘人海战术’,但相比秦淮新河,秦淮东河施工条件更复杂,需要穿越的障碍更多。”南京城建集团秦淮东河建设管理中心主任邢松明介绍,秦淮东河一期长约33公里,除了拓浚现有江宁区、九乡河河道,还要开辟9.3公里长新河。由于沿线地势较高,不少地区是郊野丘陵,为达到泄洪要求,河道平均深度达25米,最深处达60米,是名副其实的“深沟河”。此外,南京东郊高铁、城铁、国省干道密布,工程要一路“过关斩将”,沿途需加固配建19座公路桥、5处铁路节点。

秦淮东河工程的第一个“拦路虎”是青龙山西村隧道,全长达3公里。蔡慧娟介绍,西村隧道地处青龙山余脉,施工段山高100多米,为保护山林植被,工程采用“矿山法”掘进施工,从山里掏出14米宽、11米高的三孔隧道,建成后汛期满负荷行洪,非汛期形成“地下河”奇观。二期工程中也要穿过2公里长的锁石隧道。两个隧道的土石方量,相当于建设一条长江隧道。

秦淮东河工程多次下穿铁路公路,最难通过的是京沪高铁、沪宁高速交会处。“之所以选择从这里下穿,一方面是当年京沪高铁上跨沪宁高速公路时,留有很宽的桥墩间距;另一方面是从高速公路下穿,可以一次性穿过两条交通大动脉。”邢松明介绍,为避免对地面交通造成影响,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建成后空中铁路桥飞跨,地面高速公路车流滚滚,地下五孔隧洞过水,将成为新的城市门户。

此外,九乡河拓浚中为保护九乡河上文保遗址遇龙桥,另开一条汊河傍依“分进合击”,既保留原有桥河景观,又保障了河道过水。

“秦淮东河一期工程堪称‘逢山开河、遇水搭桥’,硬生生从地势起伏的城东,往长江‘杀’出一条路来。”程曦感慨。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国家中长期特别国债对工程提供投资支持,一期工程预设工期6年,有望于2029年提前建成。

青龙山西村隧洞效果图

一条大河波浪宽,奔流城东山水间

秦淮东河一期工程建成后,秦淮河入江口将由2个增至3个,将来二期工程建成,入江口增至4个,秦淮水系就如同展开的手掌,把上游洪水从城外多个通道泄流长江。秦淮新河、秦淮东河和长江一道,形成环绕主城近百公里长的“绕城水路”。

“为治理水患,历史上南京曾对秦淮河多次分流。”蔡慧娟说,明初筑城墙,在东水关分开内外秦淮河,可以说是分流的开始,那时外秦淮在西水关处入长江,河西留存的上新河曾是入江通道,后来江滩淤积,才逐步北移三汊河入江;上世纪80年代初,秦淮新河建成,从东山往西“横切一刀”,分流了秦淮河近一半的入城水量;如今又向东北方向“斜切一刀”,把城东纳入秦淮河水系,城市调蓄能力更强了。

分水工程不仅加强城市排洪能力,还构建滨水空间,营造亲水环境。程曦回顾说,秦淮河的每一次分流和整治,都为城市赢得发展机遇:内外秦淮河分流奠定老城边界,外秦淮整治带动河西开发,秦淮新河则将推动城市南片开发。从高铁南站、雨花软件谷、两桥地区到鱼嘴地区,秦淮新河沿河各片区对河堤坝路、水岸线、景观环境综合改造,建有多个滨河体育公园,河岸已成为城市更新、园区布局的活力地区。

但从外秦淮河到秦淮新河,也有不少河段河岸封闭、楼盘扎堆,虽不至于影响行洪,却让河道景观效果打了折扣。在外秦淮河,多处河段小区临水而建,形成一面面遮挡城市的“墙”。在秦淮新河南站滨河公园南岸,开发楼盘紧邻堤坝建设,甚至有小区把河岸道路圈进小区,把水岸当成自己的“后花园”。

相比秦淮新河,秦淮东河线路更长、流域更广,从城东南到城东北,依次穿过白下高新区、麒麟科创城、东郊地铁小镇、仙林大学城等板块。这一带地处半城半郊,低山丘陵众多,开发强度还不高。“一条大河波浪宽,奔流城东山水间。”程曦说,秦淮东河连接起青龙山、羊山、栖霞山等多座名山和郊野公园,山岭绵延、岸高河深,水景幽深而壮美。建议秦淮东河建成后,在青龙山至沪宁高速间的“地下河”“深沟河”“多孔河”开发水上游览线;仙林高校众多,九乡河通过河口闸调蓄水位,拆除滚水坝,在大学城河段开展赛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栖霞山河段则可为因铅锌银矿开采受影响的栖霞山补充地下水,恢复其“江南第一明秀山”的神韵。

下穿京沪高铁、沪宁高速的五孔隧洞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现代水利工程之于城市的意义,已不单是防洪调蓄功能,而是融合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旅融合,增强市民归属感、幸福感具有多重意义。”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和建筑管理处处长苏玲建议,秦淮东河各板块同步开展滨水规划,敞开河道、开放水岸,把远山近水、滨河公园、园区新城融入壮阔水景,如此不但更进一步助力城市行洪,还更大程度化水患为水利,造福城市和市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巍钟 唐悦 通讯员 朱子瑜

责编:徐亦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