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如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第四责任区中队指导员张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如东县殡仪馆举行,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沉。谁也不愿相信,这样一位始终奋斗在刑侦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永远地离开了。
张伟,黑龙江肇州人,2006年8月,从原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来到如东,把最炙热的年华全部献给了刑侦工作。
“我们一起在中队工作两年,在一间办公室两年,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比我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曾经的老搭档、原中队长刘洋难掩哀伤。
10月10日上午,张伟一如往常到如东县公安局汇报案件侦查工作,下午继续会商相关工作,晚上回到办公室后,连续研判5起诈骗案件至11日凌晨。他刚躺上办公室的沙发,准备眯眼睡一会儿。到了凌晨2时许,又接到报告,辖区发生一起高坠警情,于是立刻着手安排调查处置事宜,一直和同事研判到3时35分方才重新躺下休息;7时32分,他又早早起床,继续开展这起警情的后续处置工作;7时57分,他匆匆赶到县公安局随团考察学习;中午回到单位继续研判案件,撰写案件复盘报告时,突然晕倒,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他办公桌上的笔记本,留下了他亲手写下的关于5起诈骗案件和这起高坠警情的具体处置计划。”刘洋回忆,国庆假期张伟一天都没有休息,8天假期,他给自己安排了3个班,还帮同事替了1个班,剩下的4天都在队里忙工作。中秋节当天,同事提出替换张伟值班,让他回家陪陪家人,却被他婉言拒绝了。
张伟经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近半个月来,他始终处于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每天工作至次日凌晨才休息,除了主办3起案件外,还参与3起案件办理,统筹调度4组民警出差执行抓捕取证工作,并紧盯16条在侦线索开展侦查工作。
“每一个案件受害人都不容易,我们技术员在现场勘查时一定要凭良心做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勘查任务,拍个照,被动应付,那就毫无意义。”这是张伟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张伟在技术勘查岗位工作了整整17年,参与现场勘查达3400余起。
同事苏小刚回忆,在2019年的一起盗窃案件勘查中,他和张伟发现屋子门窗没有明显撬动的痕迹,经过分析判断,嫌疑人很可能通过一墙之隔的猪圈里的窗户进入室内。张伟二话没说就跳进猪圈里,头顶着蜘蛛网、脚踩着猪粪开展现场勘查。
在技术中队工作期间,张伟有个“粉刷匠”的雅号,这源于他不放过案发现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在一起农村自建屋被盗案中,为了提取到关键痕迹物证,他愣是拿着勘查工具把两层楼的楼梯逐个“刷”了一遍。
从事技术工作期间,张伟参与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一次次在积案、死案中寻找到关键痕迹物证,成功还原案件真相,揪出犯罪嫌疑人200多人。
2023年7月,张伟从刑侦技术岗转到责任区侦查队担任指导员。面对全新的挑战,他以“新兵”姿态抓学习,以“先锋”状态干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既能精准取证、又善攻坚克难的复合型骨干,仅两年时间,就收到群众锦旗22面。4个乡镇、两个开发区,辖区799平方公里都曾留下张伟奔波的足迹。
南通刑警是被国务院命名的“特别能战斗刑警队”。张伟常说,“干就要干最好,站就要站排头。”他把“特别能战斗”作为座右铭,既在一线实战中立身为旗,又时刻把民警的冷暖放在心上。同时,他坚持一生践行“荣誉上不伸手、待遇上不伸手、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箴言。从警19年,他荣立三等功一次,两次受到嘉奖,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严磊
通讯员 曹钰华 陈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