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公司新闻 > 正文
南京擎天全税通递表港交所,净利润大幅下滑近75%

新华日报财经讯 10月17日,南京擎天全税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工银国际。根据招股书,这家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跨境企业数字化专业服务商,在2024年中国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然而,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74.9%,仅为721.9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业务结构高度集中,智能财税贡献近九成

南京擎天全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跨境企业数字化专业服务商,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主要通过三大解决方案创收: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票证协同管理解决方案、跨境企业风控与合规解决方案。其中,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近年在总收入中占比均超过78%,202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87.5%。

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触达近42万外贸出口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累计服务约16万名用户。按收入计,2024年南京擎天在中国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

南京擎天的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面临的发展挑战。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2亿元增长至1.71亿元,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然而,2024年公司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状况:营收增长6.4%,净利润却大幅下滑68.8%至4759.8万元。

这一趋势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营收增长4.5%至6382万元,净利润却暴跌74.87%,至721.9万元。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83.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3%,累计下降超过16个百分点。南京擎天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增购了集成到综合解决方案中的硬件以满足客户要求。

招股书数据还显示,南京擎天的客户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从11.5%激增至32.9%。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也从占总收入的4.8%增至21.5%。在供应商方面,公司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从77.1%上升至98.5%,对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更是高达89.6%。

南京擎天解释,尽管对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较高,但采购的产品均为市场上常见的标准化硬件产品,可替代性强。

关联企业曾遭做空,公司股价次日下跌

南京擎天全税通的历史可追溯至2012年12月18日,由南京擎天科技成立,辛颖梅为联合创始人。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擎天创业投资为南京擎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78.17%。而擎天创业投资是辛颖梅持股99.96%的企业,因此辛颖梅为南京擎天实控人。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递表前大约两个月,南京擎天的三名早期股东集体套现离场。

2025年8月19日,铁投巨石基金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焦点科技,对价为4000万元;同日,如东巨石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星纳赫和盈,对价为1000万元。

8月25日,华福成长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焦点科技,对价为3000万元。这三名股东累计套现8000万元。

据公开资料,南京擎天全税通与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擎天软件(01297.HK)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家公司的实控人均为辛颖梅。

2016年12月,中国擎天软件曾遭到做空机构钟馗研究的猛烈狙击。

钟馗研究发布报告称中国擎天软件是一个“昧地瞒天的诈骗惯犯”,指控其伪造财务数据、诈骗商业伙伴。报告指控中国擎天软件明显夸大了主要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规模,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其国内经营主体“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报备的财务数据与公布的数据严重不符。

做空报告还指出,擎天成立早期就曾通过官商勾结和诈骗商业伙伴,拿到了江苏省出口退税业务的独家经营权。对此,中国擎天软件发布公告回应,称钟馗报告的指控“毫无根据且含有各种有关集团的失实陈述、恶意及虚假指控以及明显的实际错误”。

但这一回应并未阻止公司股价下跌,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再跌18%,导致股东阿里巴巴账面损失1亿港元。

被指“转移知识产权”,历史纠纷埋下隐忧

此外,该机构的做空报告还揭露了擎天系列公司早年的一起商业纠纷。

擎天在早期业务遇到困难时,香港晋皓有限公司出资相助成立合资公司南华擎天。然而,擎天管理层被指控暗地里转移知识产权,并私下发展竞争性业务,拖垮了合资公司。

南华擎天数次在南京法院起诉擎天撕毁合同,侵占知识产权。2023年4月,江苏省高院“重审一审判决”实际认定31项软件中仅3项著作权归南华擎天。

中国擎天软件2017年的一份公告也证实,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与晋皓有限公司就合资公司南京南华擎天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卷入一系列纠纷。

公司公告称,接获法院颁令,要求集团被告向南京南华擎天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支付赔偿金约2790.6万元人民币。南京擎天全税通此次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实施多元销售策略、战略投资及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纵观“擎天系”公司的发展轨迹,从中国擎天软件遭遇做空,到南京擎天全税通如今冲刺上市,资本市场对其质疑声始终未断。面对净利润大幅下滑、客户集中度攀升、早期股东提前套现离场等问题,南京擎天全税通此次赴港IPO前景如何,尚待市场检验。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