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老胡论见|开镰仪式上演“稻田瑜伽”,这个创意有点跑偏

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1018日,宁波市象山县涂茨镇汤岙村举办的“2025花漾汤岙·音乐稻香季暨第七届象山开镰仪式”上,一场在稻田舞台进行的瑜伽表演引发了广泛争议。网友拍摄的视频中,演示人员在挂穗稻谷环绕的舞台上舒展身姿,这一场景被许多人认为“非常违和”,有人质疑这是哗众取宠,有人批评这是搞形式主义。

老胡的理解,象山开镰仪式融入瑜伽表演,肯定是想借助文化创新来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不过,开镰仪式的核心是庆祝丰收、传承农耕文化,任何创新的形式都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游客来到乡村,肯定也期望体验纯朴的乡村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不是一场看似新奇实则空洞的表演。如果活动不能真正体现乡村的特色和价值,反而会让游客产生失望和反感,最终落得个事与愿违的结局。更何况,不少网友还担心表演“稻田瑜伽”会踩踏稻谷,造成粮食浪费。

开镰仪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瑜伽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把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场景硬生生捏在一起,就让人看着辣眼睛,就让人觉得光怪陆离,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

不妨以更加理性、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事件。“稻田瑜伽”只是组织者一次创新尝试的跑偏,需要及时踩下刹车,找到前进的方向,回到正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文化创新来激发活力,但也不能忘记乡村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让乡村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AI胡波

统筹|唐澄 杨丽

剪辑|陶蓉

责编:胡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