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以下简称工行江苏分行)在镇江市隆重举办“兴农撮合·园区大巡礼”江苏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专场活动。
“兴农撮合”系列活动由工商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独家联合开展,自2021年开办以来,为现代农业园、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惠及农业经营主体48万个。本次专场活动邀请到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中粮、北大荒等涉农央企集团代表,省内外供销社、农机协会、农机装备联盟企业及“头雁”联盟“新农人”代表等共同参加。
镇江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凯代表镇江市对出席活动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肩负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镇江市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研端的创新突破和产业端的实践证明,更需要金融端的精准滴灌。
作为制造大省,江苏农机生产制造能力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江苏农机企业的突出优势,也是江苏农机产业的底气。工行江苏分行立足省内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先后推出数字供应链、“农机贷”等创新产品,不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累计投放相关贷款超300亿元。
工行江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新彬在致辞中表示,服务农机产业、推动智能升级、打通跨境渠道,是工行江苏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他提出“三个持续”行动纲领,计划通过资源倾斜、模式创新、撮合提效,打造“产业链金融+场景金融”双轮驱动模式,推动技术、资本与市场高效对接。
活动现场,工银泰国、工行镇江分行、江苏沃得集团及常柴股份率先完成四方合作签约;工行南京分行、常州分行和扬州分行与省内优秀农机企业签署了综合金融服务协议。来自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专家还详细介绍了工商银行构建的涵盖乡村全产业、全链条及全客群的涉农信贷产品体系。
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沈毅介绍了江苏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指出未来在核心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服务体系完善上仍需加力奋进。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分享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和工商银行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成果。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立章现场讲解了江苏大学智慧农业装备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活动当天,与会嘉宾共同前往江苏沃得集团和江苏大学农机文化展示馆参观考察,并与工商银行非洲、中亚及东南亚等众多境外机构就海外产融合作进行了洽谈。
本次“兴农撮合·园区大巡礼”江苏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专场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政银企校多方合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江苏乃至全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参与者创新搭建了交流和互促平台,彰显了金融力量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引擎作用。
梁永雷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