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动态要闻 > 正文
25公里的“特殊护送”,照亮了2000公里的牵挂之路

2000多公里奔赴、一个错误定位、深夜街头三个茫然的孩子和一位疲惫的母亲,这场看似走错的旅程,却成了最温暖的遇见……

10月3日晚19时30分,江苏南京六合冶山派出所接到一名女子报警:“我迷路了,打车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请求帮助。”民警王明超立即与同事出发。

抵达现场后,他们看到一名女子带着三个孩子站在路灯照射范围边缘的人行道上,三个孩子紧紧依偎在一起,神情无助。在他们脚边,散乱地堆放着几个鼓鼓囊囊的行李袋和行李箱。

“你们从哪里来的?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要去来安,司机说这里是六合……”经了解,该女子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从云南宣威市辗转奔波2000多公里,本想赶往“安徽来安半塔镇”探望生病的丈夫,却因不熟悉打车软件操作,莫名来到了“南京六合”。

“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满眼的无助,我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王明超回忆道。考虑到事发地点偏僻,夜间打车既困难又不安全,民警当即决定:“我们送你们到离来安最近的竹镇镇!”这个果断的决定,开启了一场温暖的护送之旅。

“行李不少,我们来帮你拿,出门在外,大晚上确实不容易。”王明超和同事一边说,一边弯腰拎起地上的背包和手提袋,将几个沉甸甸的包裹稳妥地搬进警车后备箱。民警还细心整理好物品,轻声叮嘱:“贵重东西随身放,路上方便照应。”

在35分钟的车程中,民警贴心调高了车内温度,轻声对孩子们说:“冷不冷?空调开暖和点,你们睡一会儿吧。”或许是因为白天旅途劳顿,三个孩子很快就在警车后座安稳入睡。途中,民警一直轻声与女子交谈暖心安慰,缓解她的焦虑。到达六合与来安交界的竹镇后,民警又主动帮她们联系前往来安的车辆,并在路边一直守候,直到目送她们安全上车。临别时,女子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2000多公里的牵挂,25公里的护送,所有的颠沛流离,终被温柔接住,南京警方永远照亮您前行的路!

通讯员  周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

图片和视频均由警方提供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