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剧中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的英雄事迹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10月17日上午,国家安全部宣传教育局组织国家安全机关干警代表,与《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和出品方负责人一同来到位于北京市福田公墓的吴石烈士与夫人王碧奎墓前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活动现场,国安干警整齐列队、神情肃穆,向吴石烈士墓敬献鲜花,向隐蔽战线前辈表达崇高敬意。
从纪念活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吴石与何遂、缪秋杰墓碑并排排开。缪秋杰是连云港人非常熟悉的一代治盐专家,为何与吴石墓相连,何遂与他们有何关系?——他们都曾经是国民政府高官,又都主动选择和共产党同行,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挖掘。
缪秋杰与江苏盐业发展
三人中,连云港人最熟悉的当数缪秋杰,当地媒体曾详细报道过缪秋杰对江苏盐业的贡献。江苏盐业的重心,原为扬州,明清后,逐渐北移到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原隶属灌云县)。
板浦自古为两淮地区重要的产盐区之一,至清末民初,已成为有名的淮北“盐都”,又逐步发展成苏北地区的南北交通枢纽,盛极一时。民国时期,淮北盐务稽核所、两淮盐运使公署等盐务机关曾设于此。与此同时,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盐区,这里官商勾结,走私漏税、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腐败等现象频出,是当时中国盐务最腐败混乱的地区。
1930年,缪秋杰调任板浦淮北稽核分所经理。次年2月,两淮盐运使公署(后改称财政部两淮盐务管理局)从扬州迁移至板浦。1932年,缪秋杰升任两淮盐运使,开始以“盐都”板浦为中心,对漏私严重、生产凋敝、管理混乱的淮北盐区进行缉私整顿。
缪秋杰主政淮盐后,整肃淮北盐务,改革管理制度,堵塞漏洞,使盐税税源不断充裕。此后缪秋杰又积极发展盐业生产,改用动力更强的轮船运盐,促进了盐业大发展。1935年,缪秋杰在扬子江边储盐600万吨,以备急需。因政绩显著,1935年10月,缪秋杰奉调四川,不久后升任民国政府盐务总局总办(局长)。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缪秋杰虽然只在连云港任职5年,但在当地留下了很好的口碑。他除了令两淮地区的盐业发展面貌一新外,还改善了板浦的城市面貌。缪秋杰初到板浦时,见镇上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死河,肮脏不堪,便拨款填平死河,修成中心马路,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卫生状况,同时,这条马路使原本东西分隔的板浦连成整体,实现了一体化,城镇面貌一新。修好道路以后,缪秋杰在小南门外稽核分所正西修建了一处园林,取自己名字中的“秋”,命名为“秋园”。该园很快成为当地一处地标性景观,可惜在抗日时期毁于战火,如今仅剩一座小桥。
1935年,缪秋杰调任四川,临行前,板浦绅商百姓争相为缪秋杰送行,以表达对这位造福一方官员的崇敬之情。后来,板浦人专门为他立了一块“去思碑”,竖立在“秋园”大门西约70米的路南草坪中。碑上镌刻“泽被淮鹾”四个醒目大字,笔力豪放隽丽,书法稳健,为清末举人汪乐安撰写。
尽管秋园已成一片废墟,但对很多板浦人而言,那里依旧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地方。1996年底,板浦果园在县、镇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下,规划修复秋园,后因资金问题,仅建成一座仿古大门,其上由缪秋杰的女婿、曾任原农牧渔业部部长的何康题写“秋园”二字,其余规划因种种原因暂时搁置。2009年5月20日,板浦首遭日机轰炸70周年之际,当地又在秋园立起一块“日机轰炸板浦遇难同胞纪念碑”,以昭示后人。
很长一段时间,设在连云港的淮北盐务局(后更名江苏省盐业公司)是江苏盐业的最高管理机构,新中国成立后为当地培养输送了很多干部。20多年前,江苏省盐业公司从连云港迁往南京,但是淮盐机构、企业对当地的影响,至今处处可见。
何家“兄弟党小组”与吴石将军
今年夏天,记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缪秋杰的外孙何迪,为深入了解缪秋杰,借阅了他和何家长辈所著的几本回忆录、书信集。这些资料记载了何家与吴石的前尘过往,极为准确详尽,堪称独家。何迪告诉笔者,《沉默的荣耀》热播后,很多人上门与他探讨吴石其人其事,他主要依据书籍和旧文回复。
何迪的爷爷何遂与吴石是福建闽侯同乡,在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中相识,逐渐成为莫逆之交。何遂是老同盟会会员,但其三子一女一媳皆为中共地下党员。抗战期间在重庆,何康(何迪的父亲、缪秋杰的女婿)与两位兄长于1939年底组成的“特别党小组”先后受叶剑英和董必武单线领导。董必武指示他们,“勤学勤业勤交友”,长期埋伏,待机而动。这“三勤”,也正是《新华日报》对记者的要求,从重庆办报时期传承至今。
何遂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政治上敏锐而清醒。他的家庭氛围很特殊,成年子女无一例外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自己也很早就跟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共产党人建立了联系。内战爆发后,他越来越相信,救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在爱国、抗日、反蒋这条心路上,好友吴石与何遂完全一致。吴石先后从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成绩都是第一名,有“吴状元”美誉,后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被视为日本通、军界才子。何康曾写到,吴石自视颇高,却因为并非蒋介石嫡系,一直无缘军队实权,这是他“难解的心结”。他对蒋介石重用嫡系的无能之将深感不平,对蒋介石大打内战的做法更是痛心无比。
何遂的另一位至交缪秋杰时任国民政府盐务总局总办(局长),由于这层关系,何家长子和次子都进入盐务系统工作,以此为合法身份开展地下工作。特别是长子何世庸在缪秋杰的支持下,办理陕甘宁花马池盐外运事务,借此为延安买卖换回必要物资。
何家有四子一女,缪家有四女一子,两家都希望结成儿女亲家。缪家长女缪希霞在广西大学读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清秀佳人。有一天,缪秋杰竟直截了当问长女,何家“老大”好还是“老三”好,要她早点做决定。缪希霞最终选择了比她小三岁半、性格阳光热情还爱批评她的何康为终身伴侣。
1944年抗战湘桂大撤退时,吴石下令军列临时加挂车厢疏散难民,何康和农学院的同学于是辗转撤去重庆。吴石对老友照顾有加,特地派副官将缪希霞、何达等一家老小送上撤往贵州的火车。这位副官,就是日后与吴石一同牺牲在台北马场町的聂曦。
缪秋杰长女精心安排吴石身后事
阅读何迪提供的关于吴石将军、何家几代人的回忆录,记者深深感觉到“高尚”两个字。何康生前口述、弟弟何达整理的回忆录《从大陆战斗到台湾——缅怀吴石伯伯》中说:“近年,不少文章称吴石受‘共产党员何遂单线领导’,这是不准确的,何遂不是共产党员,也没有领导过吴石。吴石与父亲是几十年的生死之交,他也把我家兄妹视若子侄。吴石确实是受父亲影响并通过父亲和共产党建立了直接关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大业,最终壮烈牺牲的。这期间,吴石表现出了很高的自觉性、主动性,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意识,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和待人的侠义真诚,至今活在我们心中。”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吴石于8月16日飞赴台湾,就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在缪秋杰的安排下,何遂次子何世平已在台中、台南盐务机构潜伏三年多,母亲陈坤立与他同住,何遂和女儿何嘉也已于6月赴台。此时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6月,香港报纸登出了上海军管会名单,何康作为农林处处长赫然在列。消息传到台湾,同事们私下议论纷纷,有人散布“何家兄弟都是共产党”的消息。风声日紧,吴石催何遂一家赶快离台。何遂担心吴石的安全,吴石说自己不要紧,有“国防部参谋次长”这块牌子掩护。何家人于是分两路离台。何迪告诉记者,何家撤离台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已经主动脱离国民党的缪秋杰,1949年初在北平发表广播讲话,号召盐务系统人员保护盐产,支持解放军。
1950年6月10日,吴石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年仅57岁。闻此噩耗,何遂痛不欲生,致心脏病发作住院。
吴石牺牲时,他的长子吴韶成正在南京大学经济系就读。在父亲刚赴台前,吴韶成收到父亲写的一个小纸条,用铅笔写着一句话:“有事有困难你找何康。”从香港报纸获悉吴石牺牲后,他立即前往上海,找到了时任华东局农林部副部长的何康。何康除证实吴石确已牺牲外,嘱咐吴韶成,不要多说这些事,因为“牵涉的人太多”。从此,吴韶成和留在大陆的妹妹吴兰成一直守口如瓶,家庭出身一栏里填的是“国民党旧军官”。为了保密,吴石的烈士证明迟到了23年。
作为吴石的直接联系人,何康遵照组织指示让吴韶成兄妹保守秘密,但作为个人,他深感内疚。1978年1月,何康调回北京,担任农林部副部长。他和缪希霞开始尽己所能地帮助吴家兄妹。1980年5月,吴石夫人王碧奎移居美国洛杉矶,与幼子吴健成一起生活。为让吴韶成、吴兰成赴美探母,有关部门作出了特别安排。这年10月,何康率科教代表团访美,专门到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为吴家兄妹赴美打前站。王碧奎当年受吴石案牵连入狱,出狱后独自含辛茹苦抚养大两个子女。历经32年磨难,一家人终于在异国他乡团聚,抱头痛哭。
上世纪90年代初,吴石骨灰安葬事宜提上了日程。缪家长女、何家媳妇缪希霞建议,在福田公墓购地,为吴石建造墓地。
“文革”结束后,在缪希霞主持下,缪家从退赔和变卖缪秋杰生前所住四合院的款项中拿出两万元,在福田公墓建了家族墓地。经有关部门同意,当时就在缪家墓地旁为吴石造好了墓室,竖起了墓碑,等待着吴石将军归来。
1993年,王碧奎在美国去世。1994年4月22日,何康代表有关部门主持了小范围的吴石夫妇骨灰安放仪式。何遂1968年病逝后,骨灰存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家族墓造好后,何家开具证明,将他的骨灰迁出,葬于吴石墓地之畔。何达撰写了何遂的墓志铭:“先生性豪侠,广交游,平生知己莫过吴石与缪秋杰。今三人墓室相邻,岂天意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长春
(部分资料来自《中国新闻周刊》《苍梧晚报》)
何迪 李丹 丁冉 供图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