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2025年光伏行业资本市场呈现“融资热、业绩冷”的分化格局。一方面,板块融资形势显著好转,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家企业启动港股IPO,A股市场也迎来若干新成员;另一方面,部分新上市企业随即面临业绩考验,光伏组件接线盒头部企业泽润新能最新披露的三季报便呈现盈利承压态势。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以来光伏企业上市节奏加快。其中,泽润新能于5月16日正式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格33.06元/股,上市首日股价高开至65.5元/股,涨幅超114%。首航新能于4月2日登陆创业板,首日涨幅达244.5%,市值突破167亿元;斯凯蒙太阳能则于3月4日登陆纳斯达克,募资约800万美元。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光伏赛道仍然保持着持续关注。
然而,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出现分化。10月22日晚,泽润新能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3亿元,同比下降1.80%;归母净利润5296万元,同比下降46.80%;扣非归母净利润4624万元,同比下降47.77%。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公司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此外,单季度数据更显压力。今年第三季度,泽润新能营收1.85亿元,环比下降18.01%,已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且降幅较二季度的0.63%显著扩大;归母净利润亏损386万元,同比下降115.93%,结束了近一年半每季度至少盈利2000万元的纪录。
对于业绩变动,公司三季报解释称,主要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内销毛利率下降;同时关税及行业政策变动导致对第一大外销客户销售收入减少,叠加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共同造成盈利下滑。财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91.53%,主要因外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回溯泽润新能近年业绩,其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2.97亿元增长至8.76亿元,净利润从3778万元增长至1.32亿元,保持持续增长。但自2024年起增长动能放缓,当年营收同比增幅仅3.75%,毛利率亦由2021年的26.87%逐年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25.51%。
泽润新能的业绩承压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已有至少15家光伏企业终止IPO,涉及拟募资规模约200亿元。部分已上市企业同样面临财务挑战,例如捷佳伟创2024年应收账款攀升至47.3亿元,存货净值达140亿元。在融资环境回暖的背景下,光伏企业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质量,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