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揽才氛围更浓。10月20日至26日,由江苏省级层面统筹规划,13个设区市共同参与的“江苏人才周”活动正在北京各大高校院所举办,拉开本年度江苏赴北京等地开展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高价值资本“四对接”活动的序幕。
“北京西路瞭望”关注到,作为“四对接”活动的重头戏,本次“江苏人才周”期间,13个设区市以城市之名广发“邀请函”,将开展极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和专题宣介等,进一步深化江苏与北京等地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更好引进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具体亮点有哪些?一起来看。
南京:全方位链接北京人才、高校、项目资源
今年,南京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高价值资本,举办“1+1+1+8”系列人才宣传活动。
在推进校地合作方面,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颜将带队赴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专题宣介,集中展现南京在科教资源、产业生态、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城市形象。同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专家人才座谈交流,聘任“引才大使”“成果转化顾问”,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签约长期合作办赛协议。
同步举办“赢在南京”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路演,聚焦服务全国高校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建设,组织分中心北京地区参建高校10多个项目现场路演、融资金额近3亿元,精准匹配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其中,专门设置“南京市人才基金推介”环节,为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10月20日至28日,南京市、区人社部门和在宁重点企事业单位还将逐一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组织中电十四所、紫金山实验室、南瑞集团、鼓楼医院、正大天晴等184家用人单位,精选人工智能研发、细胞治疗研究、大数据开发、精算师、外科医生、中学教师等优质岗位5000多个,同步将现场推介“党政机关选调生”“国有企业名校优生”等政策,支持青年人才投身公共管理服务。
苏州:AI赋能,刮出引才旋风
10月24日,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北京高校专场活动将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并精准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北京高校2026届毕业生参加活动。
为了让更多毕业生高效对接苏州岗位,今年苏州创新推出智能招聘平台FlashOffer,通过企业提前录岗位、学生提前投简历、线上先匹配、线下再对接。目前,平台已集成苏州超10万个优质岗位、超6万个应届生岗位、近6000家用人单位,为青年人才求职按下“加速键”。
本次北京高校专场招聘会将根据学生简历和岗位匹配结果,组织百家苏州市链主企业、科研院所、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高能级科创平台等优质用人单位参会,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洽谈对接。同时设政策咨询专区、选调生政策咨询台、AI智能招聘体验区等特色服务,邀请重点企业开设“职通面试间”,开通offer直发渠道。
“江苏人才周”期间,苏州还将组织“校园苏州日”卫生专线(北京站)活动,深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卫生人才招引。此外,还将深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化学学院、物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社会学系等多个院系开展产学研对接和人才招引交流,持续释放苏州引才诚意。
无锡:“好位”+“好味”揽才双管齐下
今年,无锡延续“无比爱才 锡望您来”的引才主线,聚焦产业对接、人才引育、城市宣传,赴京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赋能。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开展2025无锡市“百企千才高校行”北京专场招聘会暨“无比爱才 锡望您来”校园嘉年华活动。汇聚96家优质企事业单位、2239个岗位,覆盖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最高年薪50万元以上,同步邀请周边高校学子参与。另外还组织60家用人单位赴北京交通大学开展引才活动。
——举办北京市海淀区—无锡市产融合作对接会暨“创投无锡”太湖人才金融路演第177期活动,以“京智汇锡 融聚未来”为主题,12个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为人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资源链接。
——持续运营“无锡有点甜”城市品牌活动,携酱排骨、萝卜丝酥饼、肉酿面筋等江南风味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园,设置文创互动展区,推出城市限定毛绒玩偶、非遗文创等,以“味觉记忆+文化符号”建立情感共鸣,吸引青年人才了解无锡、扎根无锡。
常州: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打造产科教融合生态圈
“江苏人才周”期间,常州将聚焦“1028”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开展合作洽谈、拜访联络、需求对接、校园招聘等工作,持续深化校地常态合作交流,吸引更多优秀学子、优质项目来常落地。常州市有关领导将组队拜访人社部留服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智联招聘总部等单位,开展在京常州籍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校园常州日”活动,现场提供近千个优质就业岗位。
近年来,常州立足产业特色、智造基因,联合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等30余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发起成立新质生产力“智”汇常州联盟,紧密围绕校地人才共育、平台共建、项目共研、资源共享等10个方面内容,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常州的产业优势、智造优势与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精准链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南通:提供1700多个岗位,最高年薪150万元
此次赴京,南通市将围绕“一路向南 通向未来”主题,走进北京高校院所、企业园区,举办4场市级专题活动+2场系列招聘会+7场板块专题活动,活动场次多、政策分量足、招才诚意满。
招聘方面,南通将举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行”等系列活动,推介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组织重点企业与高校学子面对面交流,还将举办2场系列招聘会,提供1700多个岗位,最高年薪150万元。
突出以赛引才、以赛聚智,南通将举办第五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赛、天津城市赛等两场比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此外,南通将举办“四链”融合发展大会、双招双引推介会、高层次人才恳谈会、中关村人才科创项目专场对接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技人才对接、产业基金合作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走进高校院所、园区、企业、金融机构深度洽谈,多形式多层次深化京通两地合作交流。
扬州:5天8场活动、11场招聘北上引才!
本次“江苏人才周”期间,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兴波将带队赴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开展拜访对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扬州人才校园日专场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专场招聘会、“非遗”文化进校园、扬州籍学子座谈会,集中推介扬州产业、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设立引才联络站、就业实践基地,进行项目签约,进一步展示城市形象、选聘青年人才、招引科技项目。
此外,扬州还将赴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扬州人才校园日活动暨“绿扬金凤”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低空经济及智慧能源产业专场赛,赴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开展3场专题招才引智暨科技镇长团“两访三对接”活动。5天活动期间,扬州还将走进燕山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累计组织开展11场招聘会,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扬就业创业。
镇江:持续擦亮“人聚镇江 才享荣光”城市名片
此次镇江进京揽才打算,可以用“123”概括。具体来看——
举办1场城市推介。镇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一级巡视员张娟,将带队赴北京科技大学组织开展2025招才引智“镇江日”专场活动,推介镇江招才引智政策和科技创新环境,举办镇江非遗展演和美食品鉴,全方位展示镇江创新创业和宜居宜游城市环境。
对接2大人才群体。聚焦高层次人才,举办“校地携手 科技向新”镇江(北京)科技人才合作对接会和“智创未来 拓业新程”新生代企业家研学工作坊活动,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聚焦青年人才,组织4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携172个岗位、804个人才需求,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开展校园双选会,举办2025年北京镇江籍学子联谊活动,吸引集聚更多大学生来镇留镇、创新创业。
开展3场合作交流。活动期间,镇江还将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关村低空技术创新中心和什刹海街区等开展走访拜会、专题对接,加快推动标杆企业和科研院所到镇江转化成果、深化合作。
徐州:“名校名所行”扩大人才“彭友圈”
此次徐州将聚焦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2+X”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拜访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在京高校院所,围绕推动共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平台、促进安全应急产业平台联合攻关等,开展项目合作、产学研精准对接等系列活动。
同步,徐州将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举办专场校园招聘会,全方位介绍徐州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推介“彭城英才计划20条”人才政策,中国矿业大学、徐工集团、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等6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面向青年人才提供2600个优质岗位。徐州还将组织有关部门、板块,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子制造研究院等,围绕人才落地招引、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合作洽谈。
泰州:“泰州日”打出产才融合“特色牌”
此次进京,泰州市高规格举办“泰州日”走进北京产才融合创新对接系列活动,由市委书记带队,把主场活动放在北大医学部,旨在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放大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等校地合作成效,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同时,计划举办泰州早茶进校园活动、泰州学子(北京)联谊嘉年华活动,开展集招聘、政策、非遗体验于一体的“青才集市”,沉浸式、全方位讲好泰州故事、表达泰州诚意、展示城市形象。
此外,聚焦“8+13+X”产业链群建设,泰州计划拜访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在京泰州籍院士、重点高校、重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项目对接等方面进行合作洽谈。
淮安:1452个高薪优质岗位只为产才双向奔赴
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淮安市县区联动组织重点龙头企业赴京津地区高校院所对接人才项目、洽谈校地院地合作、举办校园招聘。
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毅带队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办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对接会,携重点龙头企业与研究所专家团队精准对接洽谈。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牵头组织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今世缘集团、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事业单位,拿出总需求1452人的高薪优质岗位,精准开展专场招聘。
此外,淮安市聚焦产才融合,围绕校企人才“双向赋能”,市县联动组建10个“招才引智”分队,分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京津地区大院名校,拜访专家人才团队,对接科教创新资源,链接更多科技成果和人才项目落地转化、生根发展。
盐城:“一县一高校”,开放272个高质量岗位
10月24日,盐城将举办盐城(北京)高层次人才恳谈活动,邀请北京地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组织的专家学者,以及盐城籍在京高层次人才等参加。此次恳谈活动将重点宣传推介盐城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离岸研发创新等相关政策,听取高层次人才对盐城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持续加深与在京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为盐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四对接”活动期间,盐城市县两级组织、人社部门还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一县一高校”进行拜访对接,举办系列科创人才资源对接和校地合作交流活动,组织19家重点产业链企业和国有企业携带272个高质量岗位,赴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开展政策宣讲和校园招聘活动。
连云港:“人才新政3.0”释放满满揽才诚意
此次进京揽才,连云港市带着最新发布的“3.0版人才新政”,以“才到港城 价值连城”为主题,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江苏人才周暨2025连云港“高校求贤季”北京专场活动,开展“1+5”系列人才活动,即1场城市推介会和专场招聘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基金项目投资对接会、连云港籍学子座谈会、青春体验市集等5场专题活动。
活动现场,连云港将向青年人才送出最高额度“30万元购房券+10.8万元生活补贴+120万元公积金贷款额度+1000万元创业支持+2000万元股权投资”的人才政策大礼包,通过“校企联动、政策支持、精准对接、文化共鸣”四维发力,以城市之名面向首都高校和广大英才发出邀请函,展现港城求贤若渴的最大诚意。
10月24日至25日期间,还将相继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举办3场招聘会,分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智联招聘总部等,洽谈校地企合作、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等工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宿迁:“三顾”北化,携1000+岗位再揽英才
今年“江苏人才周”期间,宿迁定向扎根、持续深耕,连续第三年走进北京化工大学,举办2025“校园宿迁日”系列活动,将集中开展城市推介、专场招聘、非遗体验、产学研对接等活动。现场,因往年活动结缘宿迁的北化学子将分享在宿工作生活经历,向学弟学妹们发出诚挚邀约;30多家化学纤维、膜材料等产业链重点企业,携1000多个优质岗位进场招聘;3家企业和化学学院、材料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将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此外,宿迁将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三台山人才科技双月谈路演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对接金融的平台。宿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何泓还将带队拜访北京科技大学、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洽谈推动人才科技项目招引、科创载体建设运营等,进一步加深双方的交流合作。
撰稿|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林元沁 实习生 叶润瑶
图片|视觉中国 苏州市委组织部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