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10月21日,江苏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大会暨江苏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该联盟由211家单位联合发起,覆盖钢铁、化工、建材、纺织、有色、电力、材料、装备、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并汇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认证机构等多方资源,旨在构建“政—会—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全面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联盟选举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为理事长单位,陈洪冰出任首任理事长。常务理事长及副理事长单位涵盖工业领域众多龙头企业,包括南钢股份、梅山钢铁、中天钢铁、兴澄特钢、天合光能、南瑞集团、国电南自、南京电气等。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制造业高地,江苏省工业碳排放占全社会总量的67%,其中钢铁、石化、建材、纺织、造纸五大高耗能行业占比超过70%。面对“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现实压力,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联盟的成立不是终点站,而是新起点。”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许晖直言,江苏已连续四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第一,但绿色低碳仍是短板。联盟要成为江苏绿色低碳发展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撬动全产业链绿色革命。
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童春平表示,要重点做好加快能源供给低碳转型、能源消费绿色替代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绿色焕新,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健全市场化机制、推动政策与市场机制创新等四方面工作。
省政府原副秘书长、联盟名誉会长王志忠表示,联盟将以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构建开放、协调、普惠、共享的资源平台,系统谋划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致力于推动政策与产业同频共振,量化绿色低碳目标,明确实施路径。
陈洪冰介绍,联盟将重点围绕三大方向展开工作:一是强化战略引领,搭建“政策+技术+资本+场景+产业+会员”全要素共享平台,打造“数字联盟”;二是推动品质提升,建设绿色低碳信息数据库,为重点行业制定五年及十年发展规划;三是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引进来”吸收先进技术,“走出去”传播江苏智慧。
联盟明确未来将围绕12项重点任务推进工作,包括制定绿色标准与行业规范、推动技术创新与跨界融合、构建碳足迹认证与绿色金融体系、开展国际合作与人才培育、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等。
省工信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韩东铭在绿色工厂建设专题报告中详细解读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评价新标准新要求,本年度绿色工厂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并通过五大体系十四项指标新要求推动企业生产效率和环境绩效提升。
本次大会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指导下,由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等20家发起单位牵头,211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覆盖工业主体、技术机构、金融与认证平台,标志着江苏“1650”产业体系绿色化升级迈出重要一步。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