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浦口:推进“三资” 管理规范化 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今年以来,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工作部署,以“双清双化”为目标,扎实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座谈交流

强化培训,管理队伍“专业过硬”

提升“三资”管理水平,管理队伍能力素质是关键。区农业农村局在坚持“以制度管人”的同时,注重“以教育化人”,组织街村级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社干部“三资”管理培训,在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同时,开展案例教学,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的警示教育,截至目前共培训人员150人次。同时积极借鉴兄弟区先进管理经验,组织人员赴高淳区学习考察。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努力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三资”管理专业队伍,为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策培

摸清家底,集体资产“颗粒归仓”

坚持以“账实相符”为目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大起底行动,坚持“资产资源全域清,账内账外一起查”。通过系统摸排,全区新增集体资产2.72亿元,涵盖高标准农田、人居环境设施、办公用房等多类资产。各街道积极行动,其中汤泉街道新增资产超1.2亿元,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村级集体资源面积达7.96万亩,组级资源5.27万亩,村级集体总资产约28.6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3个百分点。通过此次大起底,不仅厘清了集体 “家产”,集体家底更加厚实,更建立起资产资源动态管理台账,为后续资产盘活、保值增值奠定了精准数据基础。

查看资

问题清零,资产运营“减负增效”

浦口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查改治”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按照省厅“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工作要求,边排查边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责任、时限”清单,实行逐项销号管理;截至目前,排查出财务管理不规范、农村经济合同等6类问题277条,完成整改270条,整改率达97%。区级层面由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带队,下沉一线开展调研,对21个村社“三资”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并按要求对22个村社开展资产财务专项审计,对涉及违规违纪的问题线索,严格按程序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确保问题整改“不打折扣、不留尾巴”,使集体资产运营“轻装上阵”,提升效益。

现场勘察

阳光公开,群众监督“触手可及”

为切实保障群众对集体“三资”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配合纪检监察、社会工作部门开展村级财务公开调研指导,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财务公开流程、明确公开标准。大力推行“线上+线下”双公开模式。线上全面推广“苏智农经”微信小程序,将资产、资源、合同、凭证等全量财务信息纳入公开范围,村民可随时随地查询监督;线下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栏建设,细化内容、优化流程,确保收支明细、资产状况等关键信息准确清晰,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规范,真正让集体“钱袋子”在阳光下运行。

个别访谈

建章立制,长效监管“有章可循”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制度建设作为“三资”管理的根本保障,着力构建覆盖区、街、村三级的“三资”监管制度体系。区级层面先后出台完善《浦口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对照“三资”管理正、负面清单,清晰划定管理“红线”与“底线”。街村两级结合实际,制定涵盖财务管理、工程项目招采、用工管理等领域的制度规范,为“三资”管理长效化、规范化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

入户走访

下一步,浦口区将持续加强“三资”监管,推动整治清查结果与乡村振兴项目、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推进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把整治成效转化为富民强村的实际成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宋运涛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