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家政服务“请不起、请不到、不放心”?南京拟立法规范

近年来,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家政人员“请不起、请不到、不放心”等痛点也愈加凸显。围绕推动家政服务这个朝阳产业“提质升级”,南京正在进行立法。1029日召开的南京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听取并审议了《南京市家政服务条例(草案)》。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目前存续的各类家政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约9万人。家政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总体处于“低小散弱”的初级阶段,称心如意的家政服务“找不到”、服务管理“不规范”、各方权益“难保障”等矛盾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市场仍存在无序竞争现象,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推进缓慢,进一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家政服务人员视角看,还存在自身权益保障难等问题。从事该行业已16年的廖广丽,通过努力从普通的家政员做到了高级家政服务员,被评为南京市商务窗口“群众满意服务明星”。她与同行聊天,发现大家都希望在关乎自身权益保障、职业技能提升方面有规定,让大家对工作的信心更足。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夏宁也深有感受。他扎根南京家政服务业24年,希望能对行业发展作出明确规定。比如,相关政策的支持、劳动合同的规范、管理平台的建立、矛盾纠纷的解决等等,让行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家政服务业既是民生产业,也是民心事业,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南京市商务局负责同志表示,正是基于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引领和保障,提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南京家政行业发展的活力。

回应这些关切,今年3月,家政服务立法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今年的正式项目。立法中,有关方面全面调研了南京市家政企业及社区网点,召开了行政相对人、相关部门、专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部分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行业协会、家政服务机构代表、家政服务员和消费者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在调研座谈会上,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一社区主任、锁金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员胡蓉提出,希望有关规定中就政府部门职责有更具体、更清晰的界定,这样更有助于建立协同共治的管理体系。南京市人大代表、秦淮区月牙湖街道梅花山庄社区党委书记张水花从事社区工作多年,处理过多起家政服务双方的矛盾纠纷,她建议把规范家政服务合同、保障消费者和家政服务人员必要范围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等内容写进去。江苏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曹阳希望,条例着眼于南京行业发展的实际,在建立家政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协会作用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加强行业监管、推动行业自律、赋能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立法工作组认真梳理了各方的意见建议,部分意见经论证后被吸纳。比如,条例草案除了规定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政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行业管理等工作,还明确家政服务协会要发挥行业指导、服务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条例草案拟通过明确各部门和组织职责,形成促进行业发展的合力。

在权益保障方面,记者看到,条例草案拟要求家政服务机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履行查验告知义务;规定家政服务人员应如实告知信息、参加体检、遵守职业规范;拟明确消费者的知情权,要求消费者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工作生活条件、按时付费等;拟通过对三方权责的明确,有效平衡各方利益,构建公平、安全、互信的服务关系。

条例草案还把鼓励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家政服务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纳入规范,鼓励家政服务行业组织、家政服务机构参与标准化工作;拟支持依托社区服务设施开展家政服务,支持家政服务机构员工制转型、数字化转型。力争通过政策引领,助力家政服务行业从“小、散、乱”向“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现代产业转型升级。

条例草案还拟在行业技能培训、技能认定等方面作出规定,进一步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才,激发市场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通讯员 徐佳 肖日东

责编:林元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