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个直播间同时对着一盆花、一座座设计精美的完整庭院被当作“标品”出售、一位“大师级园丁”为一棵树提供长达十年的“一对一”养护……在老牌“中国花木之乡”宿迁沭阳,传统产业正以超乎想象的方式焕发新生。
10月29日上午,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沭阳县,实地探寻这座拥有数百年花木种植史的县城,如何依托产业根基和数字经济,完成从“卖产品”到“卖场景”“卖服务”的迭代升级。
一个“剧场”,链接万千“新农人”
走进扎下镇的艺森园盆景基地,满园的济州真柏造型各异,生机盎然。白天,这里是静谧的盆景花园,而到了晚上,则会变成另一番景象。
“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矩阵直播间,像一个微缩剧场,中间是产品站台,两边是阶梯式看台,布设上百个直播点位。”江苏新艺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道中向记者介绍,主播们在这里通过各自的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账号,面向全国的粉丝进行直播销售。
为什么一个盆景园能聚合如此大的直播能量?“我们自带产品优势,主播带个手机就能创业,不需要操心场地、发货、技术,只管销售就行。”胡道中自豪地说。这里的主播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聘请、拿底薪加提成的员工;另一种则是周边的村民,他们以成本价拿货,自主加价销售、自己养号。“自主销售这种模式最有动力,时间也最持续。”胡道中说。
这种创新的“开麦”模式,让一场4小时的直播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也并不罕见。如今,艺森园不仅是盆景的展示销售地,更成了一个开放的创业孵化平台。据初步估计,整个沭阳从事花卉直播的人数不低于5万。从房产中介到水晶主播,许多人看到商机后纷纷转行,来到沭阳租房卖盆景,成为浩荡“新农人”大军中的一员。
一座小院,卖出整套“慢生活”
如果说扎下镇的直播矩阵展现了花木产业销售端的“速度与激情”,那么在新河镇周圈村,记者则看到了产业升级的另一种可能——将产品做成场景,卖出整套“慢生活”。
将售卖的单品组合成景,再将整个“景”打包出售,附加值被瞬间拉高。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个由铺地柏、瓜子黄杨、石榴等树种打造的,名为《运河颂》的长卷式造景。这是由当地本土沭派盆景大师打造的作品。“每一米都是一个独立景观,可以单独售卖,也能合并销售,单价都在1万元左右,很受欢迎。”周圈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村里种植花木起步较早,拥有如方武、姜柏等国家级园艺大师,他们作为“花乡点金手”,亲手打造、设计的庭院、景观,拥有极高的附加值。
穿过《运河颂》所在的一方园,眼前就是由方武等“国大师”亲手打造的“九玖小院”。院子中,阳台月季、柿子树、景观石、小桥流水……各种园艺单品被巧妙地组合成一个个30-60平方米、风格各异的独立院落。“这些小院,本身就是我们的特色产品,起售价从2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新河镇党委书记张超说。
方武指着一个标价2万元的小院落告诉记者:“比如这个院子,有客户买回去后,觉得里面用的树材不够好,想升级,最后我们为他精心搭配,成交价达到了十几万元。”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单笔订单的价值,更满足了消费者“一步到位”拥有一个梦想花园的需求。
从卖一棵树,到卖一座“院子”,这一步为何能迈得如此精准?“沭阳花木产业根基扎实,让我们对市场有更敏锐的嗅觉。”方武解释,他们发现很多客户,尤其是外地客户,面临“买回去养不好、养不活”的痛点,气候差异、修剪手艺不足等问题,都可能让一盆好好的盆景失去神韵。洞察到这一需求后,转型便水到渠成。
一套服务,跑出产业“加速度”
“我们的服务不是卖到客户手里就结束了,而是覆盖了从养护管理到修剪造型的每个环节。”方武将这种模式比作“大师级园丁”的全天候待命。平时,他们通过视频指导客户浇水施肥;到了关键的修剪季,技术团队会定期上门服务,手把手教学。“这相当于不光买了产品,还买了技术和艺术。”这项服务周期可长达3年、5年甚至10年。
这种从产品到场景再到服务的精准跃迁,并非偶然。回顾沭阳花木产业的发展历程,一部不断自我革新的进化史清晰可见:从最早一家一户种植、靠大喇叭叫卖的“1.0版”,到开网店卖花木的“2.0版”,再到直播带货的“3.0版”,如今已奔向数字赋能的智慧农业“4.0版”。
步步领先的背后,是产业的内生动力与政府“精准滴灌”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开网店到玩直播,再到如今的场景创新,沭阳花木的每一次转型似乎都比市场快半步,这股敢于“快人一步”的底气从何而来?
“政府从不干涉我们的经营,但服务却像‘保姆’一样,这十几年来,每当我们发展遇到瓶颈或是困难,他们似乎心有灵犀般地不请自来。”胡道中告诉记者,当企业还在埋头研究产品时,政府已经组织他们去外地考察学习,提前看到了“卖场景、卖服务”的趋势;当企业对转型有疑虑时,镇里、县里的干部又会带着专家一起上门,共同谋划方案。尤其是近年来,县里围绕“国大师、大品牌、大单品、大平台、大融合”五大重点展开的精准“助跑”,让企业每一次试水都更有方向、更有信心。
如今的沭阳,网红成为新农民、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全县集聚了主流电商平台60%的花木类卖家,花木直播销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平均每秒有21件快递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这条年销售额达350亿元的产业链,已带动35万农民增收致富,让古老的花木产业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颜颖/文 范俊彦/摄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