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京法院近三年受理涉“一带一路”案件140件,标的额超70亿元

交汇点讯 10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三年来南京法院护航“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商事审判与多元解纷工作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案件140件,总标的额达70亿余元,案件类型涵盖国际货物买卖、金融借款、建设工程、运输、保险等40余类,覆盖新加坡、韩国、阿联酋、巴西、新西兰等50个共建国家,反映出南京与“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司法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在纠纷实质化解方面,南京法院成效显著。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案件占比达40%,反映出多元解纷机制发挥重要作用;三年来,共处理涉“一带一路”司法协助案件24件,反映南京法院出国际司法合作需求和能力的不断上升。

南京法院积极构建专业化审判体系,设立南京国际商事法庭与江北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打造“4+4”专业法庭矩阵,推动形成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涉外审判格局。同时,联合江苏省贸促会、南京仲裁委员会等机构共建“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完善“诉讼+仲裁+调解”协调机制,相关机制已获评“全省法治市场建设优秀实例”。

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裁判引领作用。本次发布的5起案例涵盖海外工程建设、仲裁协议效力、独立保函止付等多个领域。在一起涉赞比亚水电站工程案件中,法院确认抢修施工人有权获得保险理赔,保障了海外项目顺利推进;在一起涉及新加坡法律的合同争议中,法院高效查明域外法,准确认定仲裁协议效力,为跨境企业提供稳定司法预期。上述典型案例体现出法院兼顾纠纷双方利益、依法保障本国企业权益的特点,为维护跨境贸易与金融交易的公平公正市场秩序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南京中院国商庭庭长殷源源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涉外商事审判专业化水平,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祉樾

责编:胡兰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