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前,黔北大地,高粱地如烈焰铺展,沉甸甸的穗浪在阳光下翻涌鎏金,这喻示着:一年中繁忙的下沙季开始了。
从原料种植、磨粉配料,到酿酒、陈酿、勾调、包装出厂……作为茅台镇地理标志产品的酣客酱酒秉持极致主义产品理念,让一粒粒高粱在反复锤炼中幻化成一滴滴美酒,为酒友献上臻世佳酿。
取料必精,粮为酒之肉
粮为酒之肉。与浓香的多粮,清香的高粱、豌豆两种粮食不同,酱酒是单一粮食酿造的白酒,其主要酿造原粮仅为高粱。
酣客君丰匠人深谙高品质高粱对于酿酒的重要性,特别选用品质上乘的红缨子糯红高粱。红缨子糯高粱有何优势?与北方粳高粱相比,质量好在哪?如何做好选粮品控?
据介绍,红缨子糯高粱具有皮厚、颗粒小、呈红褐色、硬度大、扁圆结实、牙胚所占比例大、支链淀粉含量高(≥90%)、单宁含量适中的特点。此外,它还具有吸水量低、耐蒸煮、断面呈玻璃质状、不易糊化等特点,为酱酒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蒸馏取酒提供了原料。
为确保原粮品质,酣客君丰有着极高的质量标准:通过管控种植品种、种植过程、验收成粮等众多环节,交付制酒车间之前还会由质量检测中心进行理化、感官指标检验,检验合格后才会进入酿造流程。
酣客酱酒酿造用高粱指标要求,酣客君丰企业供图
目前,酣客君丰全面贯彻“守品如命”理念,已建成“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溯源体系,形成包含7S质量管理方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以及“上工序对下工序负责,下工序监督上工序”的工序指导,确保酒体品质稳定,口感醇厚。卓越品质使其先后获得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
关键步骤,烤酒车间的反复锤炼
收获“红粮”之后,高粱还要经历哪些工艺流程才能完成由固体到液体的蜕变?
首先是下沙。投料下沙的第一步,是将高粱破碎,破碎度为15-20%,称为坤沙,当地方言又称浑沙、浑籽。高粱破碎之后,再用95-98℃的沸水翻拌,使粮食充分吸引所需水分。
之后还要经过润粮、蒸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开窖取醅等工艺。下沙、糙沙投料入窖一个月后,便开始烤酒流程了。
酣客君丰总工程师佘荣书(左三)带领匠人们润粮
这其中,尤为关键的工序是,高粱进入车间后,在窖藏之前,还要经受九蒸九煮反复锤炼。为何要进行如此繁复的操作?
业界专家表示,经历九次蒸煮,可以层层引香入酒。酱酒是中国白酒各香型中香气最为丰富的香型,其中包含的1940多种微生物离不开露天阳发酵,以及入窖阴发酵,这些工艺都是让酒糟附集微生物的重要步骤,反复的堆积与发酵赋予了酱酒特殊芳香。
这样经过九蒸九煮酿造的酣客酱酒,具有“酱香突出、回味悠长、香气浓郁、空杯留香”的酒体特征,深受广大酒友喜爱,曾先后被评为“遵义十大名酒”“仁怀十大名酒”,并斩获“青酌奖”“布鲁塞尔烈性酒大赛(CMB)金奖”等荣誉,并多次入选为遵义市、贵州省技能大赛用酒。
在茅台镇,重阳下沙是刻在当地酿酒人脑海里的基因密码、不变铁律。所谓“沙”,指的是本地糯高粱,因它粒小皮厚,看起来像沙子一样。茅台镇为何选择重阳下沙?
这是因为,每年重阳时节,红缨子糯高粱成熟,可以开始酿造酱香型白酒;而且,重阳节伊始,气温开始下降,酿酒讲究冷酒慢发,对气温的要求特别高,每年一度的生产希望能够错过来年的高温天气,保证酱酒的品质;另外,重阳节前后,赤水河谷的水变得清澈,水质转好,利于酱酒的酿造与确保品质。
“每年重阳下沙相当于起跑,一把跑到次年丢糟,长达330天,每天的物理、化学变化,微生物迭代,酸酯衍生都不一样。”酣客君丰总工程师佘荣书补充道。
高粱抽检——润粮——蒸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摘酒——窖藏——包装——出厂,历经多道工序之后,高粱终于完成了“从一粒粮食到一滴美酒”的生命旅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仁怀市,这些酒糟往往还会被回收喂牛、发电或者资源循环化利用。
从一粒高粱到一滴美酒,需要在365个日夜里,承受30道工序反复打磨,165个复杂工艺环节萃取,1001个品质细节检验,期间还要承受上千万微生物的“蹂躏”,再经历4轮勾调和5年的“闭关修炼”,过程异常艰辛。当我们端起这杯酣客酱酒时,应当生起“恒念物力维艰”之感,感叹那一点一滴皆来之不易。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