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汽车/新闻 > 正文
新能源购置税退坡倒计时 哪些车企“自掏腰包”兜底?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将在12月31日终止,自2026年1月1日起政策变为购置税减半征收。蔚来、问界、奇瑞汽车等车企纷纷宣布“自掏腰包”兜底,一场围绕补贴最后窗口期的订单抢夺赛开启。下面,就对推出兜底政策的企业进行盘点。

新势力品牌:锁定订单保权益

蔚来汽车早在9月21日就表示,2025年12月31日(含)前完成锁单蔚来全新ES8的订单,每单可获得1张购置税差额补贴券。如因蔚来的原因,2025年完成锁单的订单需在2026年开票交付,则用户可使用购置税差额补贴券抵减车价(至高可抵扣1.5万元),以保障用户不因购置税政策变动而产生额外支出。

理想汽车则在9月30日发布理想i6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表示凡在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锁单,如因理想汽车的原因,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理想将通过尾款现金减免的形式进行补贴,根据购车配置抵减相应购置税差额,以确保用户无需承担额外的购置税支出。

问界汽车10月24日表示,全新问界M7上市后订单火爆,如果用户在2025年11月3日24:00前完成定金支付并锁单,且因非用户原因车辆未及时到店交付,导致开票和车辆交付实际发生在2026年,则用户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至高15000元。对符合补贴条件的购车用户提供购车尾款现金减免或者现金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将根据用户实际选购的车辆配置对应的购置税差额予以核定。

小米汽车同样在10月24日发布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消费者在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完成锁单,因小米汽车的原因,该锁定配置的车辆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补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000元。适用车型为SU7系列、YU7系列及SU7 Ultra系列。

极氪汽车曾在9X上市时发布该车的购置税补贴方案,在2025年10月31日(含)前完成锁单,若因极氪原因在2026年开票交付,用户可享受购置税差额补贴,补贴金额将直接从用户的车价尾款中扣除,最高不超过15000元。而在10月27日,极氪再次表示为焕新极氪001和焕新极氪7X的购车用户准备了安心等车三重保障,其中同样提到了购置税兜底保障。

传统汽车品牌:全系车型覆盖

10月25日,坦克SUV表示针对全新坦克500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车型包括全新坦克500 Hi4-Z智享版、全新坦克500 Hi4-T智享版以及全新坦克500 Hi4-T。在2025年11月30日24:00前锁单的用户,如因非用户原因车辆未及时到店交付,导致开票和车辆交付实际发生在2026年,可享受该补贴方案。

奇瑞汽车为消除用户担心因跨年开票及交付可能导致的购置税优惠减少的顾虑,于10月27日表示为旗下部分品牌准备了购置税补贴方案。用户需在2025年11月30日24:00前在奇瑞各品牌官方线上系统完成大定并锁单成功,若因奇瑞汽车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车辆实际开票时间延后至2026年1月1日及以后,奇瑞汽车将以购车尾款减免方式进行补贴,适用车型为奇瑞、纵横、星途、捷途、iCAR所有符合2026年减征购置税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的产品

东风奕派同样在10月27日表示,将依据国家车辆购置税相关政策,对因跨年产生的购置税增加部分予以现金补贴,适用人群为在2025年11月30日24:00前完成锁单,非用户原因导致车辆需延至2026年开票交付的用户。适用车型为东风奕派品牌旗下符合2026年减征购置税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的产品,包括eπ008、eπ007、纳米01、纳米06。

10月28日,长安汽车宣布全品牌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适用车型为所有符合2026年减征购置税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的产品,用户需在2025年11月30日24:00前在各品牌官方线上系统完成锁单,生效条件为因长安汽车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该锁定配置的车辆在2026年开票交付。

猛士科技为旗下猛士M817车型准备了补贴方案,凡在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完成合同签署的猛士M817车辆,非客户原因导致该车辆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跨年购置税差额补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000元。

锁定订单以对冲政策退坡冲击同时塑造品牌信任

购置税变化带来的“成本转嫁风险”,是触发车企兜底的直接导火索。2026年政策调整后,新能源车仅享受购置税减半政策,这一成本足以让部分观望型消费者推迟购车决策。此外,目前新能源市场的热门车型普遍存在较长的交付周期,10月底及之后下单的用户大概率会面临“今年锁单,明年开票”的缴税尴尬,直接导致订单流失。因此,车企推出兜底政策,将消费者的决策风险和购置税不确定性转化为车企成本,从而避免用户转向交付周期更短的竞品。

除此之外,在消费决策日趋理性的市场中,兜底政策已超越“促销手段”成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契约”。车企通过承担政策风险传递“用户至上”理念,在价格战同质化竞争中建立差异化优势,成功的兜底政策不仅能锁定短期订单,更能将政策好感转化为长期信任资产,这种“信任黏性”将成为品牌抵御市场波动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兜底政策不仅是车企应对政策退坡的举措,也是争夺市场份额的主动出击,更是构建品牌信任的长期投资。而在这场成本与信任的博弈中,真正将用户利益置于首位的企业,将在这场行业“淘汰赛”中占据先机。(屹辰)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