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贺泰州队!夺得首届“苏超”冠军。
其次,本文之所以昨天没发,确因没有做南通队输球的准备——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实质性的准备。
时间拉回到昨日。
2025年11月1日21时47分23秒,看台上还未及看清南通队第四个点球进否,泰州队员已满场飞奔雀跃,那一刻,“苏超”终于迎来大结局。对南通球迷而言,最终结果可能并不如愿。这像极了家里有个孩子,每次都考第一。当优秀被习以为常,哪怕有一次是第二名,都觉得“不够好”。
站在领奖台上,南通队教练队员们脸上也没有笑容,那一刻让人很是心疼。毕竟,“苏超”最佳阵容中南通队独占其三,最佳教练也花落南通,从“南鸟巢”一路拼到“圣奥体”……对于这样一支球队,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
所以,大大方方喊出那句话:光荣属于南通!
(一)“苏超”无剧本,足球是圆的
说回到决赛。先上结论:与其说南通队输给了泰州队,不如说输给了自己;不是输在了点球,而是输在了心态。
如大家看到的,这场比赛南通队踢得并不好,比赛结果也印证了过程。专业的技术分析留给专业人士去解析,作为普通观众,决赛场上的看到南通队表现就一个印象:太想赢了。
太想赢不敢输,进攻时就显急躁,传接时频现失误,射门时流于草率,点球时患得患失……网上,很多对南通队用人换人阵型打法的赛后分析头头是道,也不无道理。但还是那句话:根本问题不在技术在心态。
这90分钟,是南通队在所有15场比赛中,唯一场面不占上风,甚至威胁次数少于对手的比赛。以往水银泻地的流畅配合不见了,压着对手不过半场的气势没有了,头槌脚踢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想象力爆棚的“花活”也消失了。比赛全程很“闷”,双方都鲜有高光镜头甚至失误不断。直至点球大战,心理压力不断垒高,终于化作“最后一根稻草”,胜利天平最终倾向了泰州队那一端。
客观而论,压力是共有的,但南通队背负的显然更大。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一个公认的“学霸”,一旦被寄予“考不上清北就是失败”的厚望,往往折戟就在一念之间、一道题上。拼了一整个夏天,这群20岁出头的孩子都尽力了,太累了。他们或许不知,心中的“意难平”和“不圆满”,其实已经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目标。
“苏超”没有剧本,足球就是圆的,结果并非意外,竞技体育的残酷和魅力正在于此。南通队队长李贤成罚失点球跪地掩面那一刻,让人想起1994年世界杯决赛点球大战上罚丢冠军奖杯的罗伯特·巴乔。李贤成应该知道,12年后的2006年世界杯决赛,同样是点球大战,意大利队又捧回了大力神杯。
南通队主力队员黄蒋大亚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挺不甘的,我很想很想要这个冠军。”我们要对他说:最美风景在顶峰,但对登顶的渴望才是进步的源动力!
(二)鲜衣怒马少年行,成如容易却艰辛
多少年后,这座城市的人们回望2025年,一定会想起绿茵场这群鲜衣怒马的追风少年。
176个日日夜夜,15场征战拼搏,770万江海儿女倾情守护……回望南通队拼搏之路,开局起步势如破竹,中流击水跌宕起伏,淘汰阶段一气闯关,直至决战功败垂成……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用看技术分析,也无论你是否南通球迷,本届“苏超”下来,南通队的强大实力毋庸置疑。
南通队强于技术。进攻端,如江海弄潮儿般精准突破,以高效传接撕开防线;防守端,又似坚不可摧的堤坝,一次次将对手攻势拒之门外。球员们黝黑的皮肤,是日复一日高强度训练的烙印,每一记“世界波”,都是技精于勤形成的肌肉记忆,南通队凭“硬实力”在赛场上书写传奇。
南通队强于团结。每一场赛后,球员都不吝将功劳记给队友,每一轮战罢,教练都将球员们像孩子一样高高举起。“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队训之下,无论是偶尔漏人或是错失好球,队友相互间只有掌声鼓励而绝无责怪埋怨。场上11人如1人,这样的队伍值得被尊敬、被热爱。
南通队更强于精神。循环赛连战连捷时不骄不躁,无论对手强弱,都“把每一场比赛当成决赛去踢”。淘汰赛一次次胶着中咬牙坚持,冷静洞察战局,去耐心寻找那一丝通往胜利的蹊径。南通队真正强大之处,在于精神和意志。质疑时不彷徨,赞许时不轻狂,挫折时不气馁,所谓“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决赛赛后,新华日报公众号为南通队发了一条视频《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广西网友“燕子”在下面留言:“南通队,你们不是输给第一才拿的第二名,你们是赢了很多场很多人拿到的亚军!你们已经很棒了!”还有人说:“没有人记得比赛的第二名,除非TA是南通!”
是的,南通队这次没拿到冠军,也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就是热爱!热爱永不落幕,少年也永远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我们坚信,一路征战的汗水泪水都将熔铸成未来的铠甲,让南通队更加强大。
赢得了、输得起,昂着头、再来过!你们永远是城市的英雄!
(三)用足球“通用语言”,读懂一座城
“苏超”,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强强对决,亦是足球与城市的琴瑟共鸣。看懂南通队,就读懂了南通这座城。
领奖台下,是这座城市“从娃娃抓起”打造完整青训体系,南通深知,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之人。“苏超”以来,南通数易主场只为营造更好主场氛围,首倡“全域主场”诠释“人民的足球、纯粹的快乐”,齐颂《歌唱祖国》并成固定曲目激荡绿茵正能量……濠河畔的老街、狼山上的古刹,因足球进入游客视野;南通的家纺、建筑等产业,也通过赛事传播获得更多关注。
当足球成为“通用语言”,世界看见一座文武双全、敢闯敢拼的城市;当足球激情渗透至每个角落,体育精神与城市气质早已水乳交融。“苏超”告诉人们,比赛不仅是90分钟的竞技,更折射一座城市对卓越的孜孜追求。
“苏超”就是一场马拉松——惟努力者强,惟拼搏者进,惟勇毅者胜。这支球队的战绩和整座城市的表现,都无愧于一句评价:光荣属于南通!
当然,南通队并不独占荣光。站在“苏超”领奖台上,我们将掌声送给更多人——
我们要把掌声献给泰州队,这支队伍从“凤尾”跃至“黑马”,“一黑到底”勇夺桂冠,教会了我们什么叫“三个不相信”,什么叫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们要把掌声献给常州队,这支队伍顶着“十三妹”的称呼,矢志朝着“进一球、得一分、赢一场”的目标前进,终于把“笔画”一笔一笔找了回来;
我们要把掌声献给无锡队,是他们的顽强拼搏,逼出了南通队临阵换门将的“C卷”,共同拼下央视收视率“破1”的奇迹,让我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
我们还要把掌声献给淮安队、南京队、徐州队……以及所有其他城市球队,他们用多元的风格、精湛的球技、顽强的攻防和拼搏的精神,不断激励南通队始终以“空杯心态”笃行笃进。我们深知:只有更好的对手才能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还要把掌声献给江苏、献给球迷、献给志愿者,献给所有关注“苏超”、喜爱“苏超”、乐享“苏超”、服务“苏超”的人。正是所有人的参与付出,共同成就了首届“苏超”的辉煌。
光荣属于南通,更因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在江海交汇处,奋斗永远是通往辉煌的唯一航道。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届“苏超”虽已落幕,更多冀望已然生发,南通队的战旗将继续飘扬。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是一支球队朝着冠军目标重新出发,更是一座城市孜孜不懈永恒追逐的光荣梦想。
亲爱的朋友们,《光荣属于南通》不仅是本文标题,更是一直以来激励南通队前行的战歌,歌词如下:
光荣,光荣属于南通;
光荣,光荣属于南通;
光荣,光荣属于南通!
我们南通一往无前,GO GO GO!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世停
视频 李世杰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