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好评中国】紫金e评:深耕“小文创” 做好“大文章”

金鸡湖畔,世界因文创而聚。1031日,以国际风·江南韵·创新潮为主题的2025苏州世界文创大会盛大召开,第十四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精彩启幕。

文创搭台,越来越多的国家一呼百应。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与,众多国际顶级文博IP与主题乐园联袂登场,使苏州成为全球文创产业的吸睛之地。在家门口办好文化盛会,江南韵如何与国际顶流“共舞”?不论是十三太保玩偶、南哥”“苏哥”T恤、吉祥物冰箱贴等一系列苏超文创集中亮相,还是原创萌趣IP周边,这些独具江苏文化辨识度的主题展多彩呈现……千行百业皆可,成为江苏文创产业发展的鲜明特点。借助国际舞台,不仅将优秀国际文化创意引进来,更推动江苏创意、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可别小看小小文创,从走进千家万户的冰箱贴,到时尚潮流的手提袋,文创在拉近民众心灵距离的同时,也让文化的触角延伸得更广更远。

传统文化何以在当下,进入百姓、走向世界?此次文创大会进一步刷新着人们的视野。从炸毛梵高到故宫百年文创,从数字人李白到机器人秋香唱昆曲,文创正通过形式与表达的创新,让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吸引人们驻足欣赏、带动产业投资的同时,更增强本土文化的生命力与吸引力。而作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苏州拥有园林、昆曲、苏绣等世界级文化IP,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为文化创意提供了从设计到生产、从孵化到市场的有力支撑。这让人不由感到,不论是世界文创大会,还是苏州文博会,探寻强大的文化“磁力源头”,无不深植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沃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始终与经济的脉搏紧密相连,是滋养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沃土。活动现场,15个重点文创项目集中签约、苏州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3亿元人才基金设立……这些可知可感可触的产业项目相继签约,真金白银为文创人才提供支持,让人看到了文化产业的澎湃动能。透过国际盛会与地方文博会,我们也进一步看到了文创与旅游、体育、制造等千行百业融合的更多可能性。我们期待各地紧跟潮流、加大投入、创新探索,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开拓更大文创消费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文化内动力。

神州大地,文脉流淌。如今,文化自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产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吸引世界的姑苏繁华图放大来看,全国各地文创产业各美其美、百花齐放。从地方文博会的走红出圈,到各类文化节目的爆火,从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到对外文化贸易的扩大,始于颜值、忠于文化、久于热爱的文创,拥有旺盛且持久的生命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文化事业擘画出崭新蓝图,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提升文化原创能力。我们应用好本土资源,深挖厚重文化土壤,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运用市场力量和现代科技,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的边界,不断开辟文创+”的新蓝海。

(周军)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