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关注苏超|体育,正该是这样的!

11月1日21点37分,随着南通队最后一粒点球被扑出,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先是一片静寂,旋即,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彻绿茵场。

黑马泰州队一“黑”到底,很有冠军相的南通队遗憾败北!有欢笑,有叹惋,甚至有人流下了热泪……不管哪一种表达,都是内心情感的最真挚流露。

“黑马”泰州一路逆袭夺得“苏超”冠军。刘占崑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苏超”(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收官了,它把“新大众体育”该有的样子原原本本展示在大众面前。

175天,85场鏖战,516名球员上场比赛,超240万观众到场观赛,场均上座超过2.8万人,比肩意甲、西甲等全球顶级职业联赛。

更可贵的是:今年江苏体育装备市场全面爆发,配套文化旅游活动2800余项,在“苏超”带动下,江苏端午小长假3天接待游客近1242万人次,前六轮线下营收近380亿元。

体育的本质是什么?“苏超”告诉了我们——

“苏超”赛场上的队员,绝大多数是教师、学生、快递员等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他们白天工作、晚上训练。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热爱足球,珍惜绿茵场上的快乐。

镇江队的许俊杰是空调维修师,在江南溽热的夏天,他白天背着工具袋走街串巷,不管多累,只要一到晚上,就会穿上他的15号球衣,到球场踢几脚。

淮安队的戴虎是涟水县韩陈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大事小情一把抓;球场上,他是当仁不让的前锋,几轮联赛下来,他打进了“苏超”的第100个进球。

还有建筑工人郭文涛、烧烤摊主绳晟、体育教师蒋志祥……

“苏超”赛场上,鲜少职业球员。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在为热爱奔跑,为快乐冲刺,为梦想传中、射门。也只有在这种大众发起、大众参与、大众推动、大众受益的群众体育中,才能体现足球的本质、体育的本质。正如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所言,这是“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

以“苏超”为代表的“新大众体育”,所以能够崛起,缘于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盛。

2024年,江苏人均GDP超16万元;截至2024年底,全省体育场地总数达36.37万个,“三大球”场地达8.18万个,建成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0余所,更多孩子、更多的普通人,可以痛痛快快地在正规球场上踢球了。

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建立从幼儿园到小学完整青训体系。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亚玲供图

经济发展托举了体育,而体育兴盛滋养了经济。

的确,这不仅是一场场体育赛事,也是一次次城市文旅的深度融合。南京推出“跟着苏超购南京”活动,球迷手持球票不仅畅游夫子庙、夜泊秦淮河,还能享受专属客房和消费折扣,实现“观赛一日,游遍金陵”;苏州则将球票打造成穿越古今的“文化通行证”,客队球迷凭身份证、观赛球迷凭票根可免费游览周庄等40余处景区,感受“为一场球,赴一座城”文旅新体验;镇江别出心裁地推出“一票联动”模式,球票成为品尝城市味道的“美食券”。

群众“点火”,政府“助燃”。“赛事+文旅+消费”的融合,让足球激情直接转化为消费热浪。据统计,1—8月,江苏全省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

徐州市云龙区推出苏超专属“云铢”促消费。徐州市云龙区文体旅局供图

“苏超”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体嘉年华,是每一位市民都能站C位的闪亮舞台。所有关注者、参与者在观赛、助威、自发传播的过程中,共同书写并强化了城市的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也共同促进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是啊,一项运动,如果远离了大众,不管它多么贵族、多么专业、多么稀有,也必然失去生命力;一个赛事,只有源于大众的内生动力,只有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才有无限光明的前景。

(光明日报记者 蔡闯 苏雁)

责编:徐亦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