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智联 无尽前沿”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已圆满落下帷幕。对物博会期间成果、亮点进行梳理总结,11月3日上午举行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亮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截至11月2日晚,这场持续3天的“智联盛宴”汇聚了20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家企业参展,更以26个重大项目签约、超320亿元合作金额的成绩,为物联网产业发展亮明未来趋势。而无锡这座“物联网之城”的未来之路,也在这场盛会中愈发清晰。
黑科技扎堆!
这里藏着物联网的“未来模样”
“这届物博会以国际化视野搭平台、专业化成果领航向、高端化研讨促创新、产业化实践激动能,彰显了无锡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底气与姿态。”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综合部副部长、无锡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宸旸表示。
“人已在重庆,商谈机械加工领域的上下料合作。”物博会落幕隔天,长广溪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的团队已紧急投入到新业务的洽谈中。连续多年参加物博会,今年企业收获尤其多。乘着人工智能赋能物联网的“东风”,他们首次展出了一款基于自研智能控制生态系统的双臂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小脑”(运动控制系统)与“大脑”(智能决策系统)的深度融合,该机器人可在1秒内完成3D环境建模,支持动态光照与复杂纹理识别,即便首次作业也能自主识别工况,无需人工编程。
“平时订单更多来自于全国各地各类新兴应用如汽车充电、无人机换电、AI智能饮品、煎饼机器人等。”长广溪智造市场中心总监郭敏介绍,这次有个别农林业项目前来应用咨询,业务领域的拓宽让他不禁感叹:这次展会中藏着“万物智联”的无尽未来。
这种对未来物联网场景的探寻藏在客户的需求中,更能从技术产品的迭代中得到启发。聚焦“感知进阶”“连接升级”“场景赋能”,展会上一批首发首展的技术产品十分亮眼。
华太极光全球首发太赫兹近身通信智算终端与通道相机;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首次全系列对外亮相,涵盖从分拣、搬运到配送全环节;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并展示首批工业赋能成果;5G NTN卫星物联网全球试验网、5G-A“四融合”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成果等重大成果首发,勾勒出物联网“连接无界”的宏大图景。
万物智联的场景并不局限于专业领域,更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慧生活展区,无人驾驶小巴载着观众穿梭体验,AI咖啡机器人精准出餐,适老化健康监测设备帮助老人们直观掌握身体数据……充满互动感的参展体验持续拉高展会人气。据悉,物博会同期展会最终吸引了超5万人次线下观展,让大家真切感受到 “科技就在身边”的智联生活魅力。
全球协作!
“技术叠加”迈向“体系共生”
本届物博会开幕式上,国际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标委会主席金容振致辞时指出:“物联网的未来在于万物互联与全球协作。”
物联网的未来,不应该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协同并进”,本届物博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一批高能级平台集中亮相,为产业协同按下“加速键”:江苏省MEMS传感器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心、先进通信系统与终端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启用;中电海康启用“小微特机器人中试平台”;中国电信发布“国内国际一站式全球连接管理平台”、“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天奇股份“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投入运营,全面服务长三角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实训需求;中国移动揭牌无源物联网创新示范区,中电海康携手多方共同成立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投资联盟,初步形成协同共生、开放融通的产业生态格局……这些平台如同一个个“产业枢纽”,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物联网产业提供支撑。
国际合作的氛围同样浓厚。2025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国际论坛上,美国、新加坡等多国工程院院士齐聚,为国际技术协作搭建高端智力桥梁;展馆内,中欧—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产业链对接等活动热闹非凡,德国、法国、奥地利等5国20余家境外企业与国内展商深入对接,8国28家境外企业组成的国际工业团组成为展馆内的“风景线”。
一场高水平的盛会,离不开思想的激荡与智慧的碰撞。本届物博会堪称“物联网领域的顶级智囊团聚会”——包括17位院士、64名国际嘉宾、115名专家学者、714名企业高管在内的近6000名嘉宾齐聚无锡,117位产学研各界人士登台演讲,每一场分享都是一次“头脑风暴”。更让人期待的是,汇聚7位两院院士和50位业内知名专家的“国家物联网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将为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正如现场多位专家所言,如今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已从简单的“技术叠加”迈向深度的“体系共生”,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升级的核心动力;这场盛会正是这一趋势的“最佳见证者”。物博会前后,30多家媒体100余位记者参与报道,中央、省级媒体发布新闻超800篇(条),累计传播量超900万。
320亿元签约!
点赞无锡“物联网之城”担当
盛会的落幕,也是新征程的开启。
本届物博会发挥“磁场效应”,促成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微星物联—全球卫星物联网运营、NTC传感器生产基地、智行矿山无人驾驶等26个重大项目签约,合作金额超32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达18个,为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CSA连接标准联盟等7家国内外顶尖行业组织联合编制《2025全球物联网十大趋势洞察》,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2024—2025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中国信通院推出《物联网产业规模测算指标体系》,中国移动发布《无源物联网白皮书》人工智能篇和应用案例篇……会上,多项重磅行业成果发布,涵盖趋势预判、数据支撑、标准规范,为产业发展提供“导航图”。
“三新”评选活动同样亮点十足,全球800余项项目参与角逐,最终10项金奖、40项“创新突破奖”“产业先锋奖”脱颖而出,覆盖物联网感知、连接、应用全领域,其中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项目占比超60%,成为AIoT发展的“鲜活样本”。
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唐皓认为,此次物博会释放出新的信号体现三大趋势: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迈入“万物智行”新阶段;多技术协同突破,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场景化应用精准落地,聚焦释放产业价值的趋势明显。
“结合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后续我们计划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夯实AIoT融合发展底座;聚焦重点领域场景,推动物联网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破解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加强标准与安全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他在成果发布会上表示,物联网是人工智能进入物理世界的数字底座,是把算法与算力嵌入现实空间的唯一通道。“我们将以本届物博会成功举办为契机,持续凝聚各方力量,深耕技术融合、做实场景落地、推动集群发展,为物联网产业创新实践贡献更多‘无锡经验’。”
从无锡出发,全球物联网产业正朝着更智能、更互联、更协同的方向迈进,而这座“物联网之城”,也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书写更多精彩篇章。(韩依纯)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