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的上海,万商云集。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舞台上,一件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展品吸引着全球目光。其中,由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老字号、非遗紫砂品牌华凤翔出品的“苏超紫砂壶系列”尤为引人注目——这套以江苏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苏超”)为灵感创作的非遗联名紫砂壶,首次将紫砂产品纳入“苏超”官方授权体系,成为非遗技艺与体育IP跨界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
“这款‘苏超紫砂壶’套组,是我们历时近三个月打磨的心血之作。”江苏省级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华凤翔掌门人钱盈盈介绍,新品以江苏省代表花卉茉莉花与“苏超”足球元素为核心设计灵感,巧妙融合仿生技艺、泥绘、陶刻等传统紫砂工艺。华凤翔与新华日报·交汇点的合作,开创了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将媒体传播优势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共同打造出这套具有文化收藏价值的“苏超紫砂壶系列”。
这套紫砂壶的创意主题“江苏十三画,个个美如画”,寓意江苏十三座城市各具特色,每一把壶都是一幅描绘城市风貌的立体画卷。系列的核心是江苏省代表壶——茉莉花壶。该壶以江苏省花茉莉花为灵感,将茉莉花作为壶钮,花枝做成壶把,壶身刻有足球纹理,既有紫砂的古典气韵,又融入了体育的现代动感。
围绕这一核心,十三把各具特色的城市壶共同讲述着江苏各地的文化故事:
南京梅花壶,壶身化梅瓣为形,枝干盘绕,暗香浮动,象征金陵坚韧傲骨的城市精神;无锡水蜜桃壶,壶体圆润饱满,色泽粉黄,承载太湖之滨的丰盈与温润;徐州云龙壶,以龙纹腾云为饰,气势雄浑,呼应云龙山“龙盘虎踞”之意。
常州东坡壶,以彩绘工艺描绘苏东坡行吟江畔的意境,将文人气韵融入壶艺;苏州大闸蟹壶,以竹编蟹篓为形,壶盖点缀灵动蟹饰,展现江南精致生活美学;南通丝绸壶,化叶为形,盖顶卧蚕,寓意“吐丝成锦”,彰显丝绸之乡文化底蕴。
连云港齐天大圣壶,以孙悟空为原型,壶盖为憨态猴首,体现花果山神话色彩;淮安金湖荷花壶,以荷花为造型,莲蓬壶盖点缀小青蛙,传达“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盐城麋鹿壶,壶盖卧鹿,叶饰果纹,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扬州莲藕壶,取莲藕之形,肌理逼真,尽显荷乡风情;镇江河豚壶,以河豚为形,俏皮可爱,展现江河人文趣味;泰州凤凰壶,绘凤凰展翼,象征祥瑞与腾飞;宿迁霸王扛鼎壶,仿鼎造型,方正庄重,彰显项羽故里的力量与豪情。
华凤翔品牌的深厚历史底蕴,为此次创新提供了坚实根基。“将非遗技艺与体育赛事IP熔铸于方寸紫砂壶中,是我们对文化创新的一次全新探索。”钱盈盈表示,此次“苏超”、华凤翔与新华日报·交汇点的三方合作,通过体育赛事、老字号品牌、非遗和媒体传播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了赛事经济、文化传承与消费增长的联动效应。
每一把“苏超紫砂壶”,都采用华凤翔非遗传承的紫砂彩陶装饰技艺纯手工制作,从选泥、制坯、雕刻到烧制,需经历数十道工序,确保每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匠心之作。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对当代生活的创新理解,让古老的紫砂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进博会既是展示东方传统工艺的世界舞台,也是非遗实现当代表达的重要契机。回溯历史,华凤翔紫砂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深受欧洲皇室贵族喜爱;如今,品牌再次借助进博会这一新时代“开放平台”走向世界,形成跨越百年的文明回响。华凤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苏超紫砂壶”在进博会的亮相,不仅是一次跨界非遗产品的发布,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发展的生动图景,让更多人感受江苏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