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蝉翼却能反复弯折,还能有效阻止新能源汽车电池爆燃——这种革新性锂电材料,名叫“复合集流体”。如今,前沿新材料正成为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它们可上九天、能入地层,耐酷热,抗严寒,不断刷新着性能极限。
作为新材料制造大省和需求大省,江苏有哪些亮眼表现?最近几年,江苏全力攻克新材料前沿技术,在纳米材料、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等领域,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均居全国首位。
扬州的纳力新材料就是一个典型。这家仅成立3年的企业,已成长为百亿“独角兽”,核心产品正是刚刚提到的“复合集流体”。江苏澳盛的实力同样不俗,他们的产品用在海上风电叶片上,既轻薄又不容易折断。凭借持续创新,产品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还斩获国际风电巨头质量奖。
这些企业的成长与突破,正是江苏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当前,江苏在这一领域聚集核心企业三百余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整体实力领跑全国。
不过新材料的发展,可没那么一帆风顺。技术难突破、成本下不来、市场接受度低,成了不少企业的难题。为帮企业破局,江苏拿出了特色“解法”:今年率先开展新材料产业条例立法,认定33项首批次新材料;资金支持也跟上了,2024年相关企业拿到了三十多个融资项目,平均融资额达1.5亿元。未来,江苏企业还将积极布局新赛道,有的从近海风电转向远海,有的瞄准低空经济、储能等新领域。
在这个充满可能的材料世界,江苏正用创新与实干,书写着点“材”成金的新故事。
统筹:邵文晶
文案:夏晓晨 周永金
视频:华苏杰
出镜:陈逸颖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