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头条推荐 > 正文
南京又一遗址公园要来了

近日,通济门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工程方案进行批前公示,通济门遗址公园或将很快走进现实。

通济门遗址所在位置。

通济门是南京明城墙13门中规模最大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2016年,在考古中发现了通济门瓮城西北角遗址。去年,市规划资源局对秦淮老城单元NJZCa030-32规划管理单元图则进行修改公示,提出通济门城墙遗址拟采用露天保护与展示方式。

在最新公示中,经江苏省文物局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该城墙遗址拟采用露天保护与展示方式。

通济门工程总平面图。

2025年5月,项目设计方案取得文物主管部门回复意见,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方案通过市规委办会,经再次修改完善,形成此次公示方案。

通济门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工程位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的保护范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中桥的建设控制地带、轨道交通控制保护线和内秦淮河河道蓝线控制范围内,东临通济门隧道,西临内秦淮河,南临东城水岸小区,北临大中桥。该项目用地面积6448.34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广场用地,绿地率>35%。

场地西北侧鸟瞰效果图。
场地东南侧鸟瞰效果图。

根据公示方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遗址展示、配套服务及绿地游园,地下计容建筑面积为775平方米,容积率为0.12,绿地率为38%。

从效果图上看,整个场地西南侧将设有下沉式广场,广场上方搭建简易钢架支撑玻璃护栏空中展台,下设配套服务室,屋顶覆土与地形完美融合。面向龙蟠中路一侧展示遗址探方,让市民探索明城墙文化;面向内秦淮河一侧设置沿河台阶,让市民可亲近水岸。

项目下沉广场鸟瞰效果图。
由配套服务室内看下沉广场。

从光华门堡垒遗址公园、东水关遗址公园,再到通济门遗址公园,南京依托城市轴线、内河岸线,保护与展示着明城墙文化,也为市民创造出古今呼应的生活新空间。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