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首批国家级合作区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公示名单,共14个合作区榜上有名,其中,位于常州的中瑞(士)中小企业合作区、位于南京的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等两家来自江苏的合作区成功入选。
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官方认证产业集聚区。此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正式出台《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之后,首次组织申报和评选。
江苏入选的两个合作区各具特色——
中瑞(士)中小企业合作区位于常州国家高新区,产业布局锁定中瑞两国战略优先支持领域,主动对接瑞士及德语国家优势产业,同时聚焦常州国家高新区“四新两智”产业链,以智能装备、精密制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已形成中瑞特色鲜明的国际化产业集群。
据悉,合作区已累计招引瑞士贺尔碧格、瑞士美德乐、德国罗森伯格、德国科泰思等国际化产业项目。2022年瑞士医沛生医疗器械项目成功落户;2023年瑞士华尔宝机械成功落地;2024年安赛乐米塔尔项目落地合作区,是江苏历史上单体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该合作区还通过持续开展各类交流活动,积极打造中瑞经济文化交流的独特品牌。在瑞士商会支持下,围绕CEO圆桌会议、投资机遇和挑战、创新项目路演等主题,连续合作举办五届“瑞士企业家走进高新区”系列活动。
作为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主体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京外资外贸主阵地,累计引进国际项目400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121家,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过千亿,2024年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232家国家级经开区第11位,稳居全省158家省级以上经开区前三。
截至目前,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营收占比约七成,累计引进外资(合资)企业608家,其中,来自欧洲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50%,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占全市总量超过2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占比近14%,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5家,占比超过12%。
下一步,两家合作区均表示,争创中小企业国际化合作新典范——
常州国家高新区将以合作区为抓手,深化中瑞合作桥梁作用,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升级园区基建与服务,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合作区能级提升。
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加大统筹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家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政策资源,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