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一周热点 > 正文
创投观察站|日本最大风投领投 大正微纳完成超亿元A3轮融资

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大正微纳(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A3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日本最大规模风险投资基金SPARX Asset Management Co., Ltd.旗下“未来创生三号基金”领投,国兴投资旗下基金继续增持。资金将重点用于厦门海沧区全球首条100MW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建设,标志着这一颠覆性技术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重新定义柔性光伏标准

随处可见的挡雨棚、遮阳篷,只需贴上一层轻薄的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建,就可以化身为可贴覆的太阳能电池,轻松为生活场景充电。

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与传统晶硅组件有何区别?大正微纳科技试验数据显示,在同样的应用场景下,对比使用同样功率组件的晶硅组件以及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晶硅组件的发电总量不及柔性轻质化钙钛矿发电总量的一半。

同时,1×2m标准传统的晶硅组件重量约为35公斤,十分沉重,甚至需要装上支架使用。而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最大的特点是轻质化、柔性化,每平方米的重量只有几百克。它不仅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贴合于工业厂房立面、农业大棚曲面屋顶,克服传统组件在垂直表面应用的限制,还可以在交通领域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提供辅助电力,在消费电子与应急领域其可卷曲、便携的特性也为移动供电与救灾场景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国际风投与本土基金共筑技术壁垒

本轮融资中,SPARX的领投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柔性钙钛矿技术的信心。该基金管理规模超千亿日元,此次首次大额投资中国新能源企业,印证了大正微纳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潜力上的独特优势。国兴投资的连续增持,则体现了本土资本对“硬科技”赛道的长期看好。

如今,成立于2018年的大正微纳已构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是目前全球最接近量产的柔性钙钛矿电池企业。在材料方面,公司自主合成核心原料,获国内首个柔性钙钛矿发明专利,已取得20多项专利授权,并多次刷新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在设备方面,具备狭缝涂布、PVD等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激光设备的合作开发能力,为大规模量产提供支撑。此外,公司掌握SHJ+PSC叠层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通过工艺优化与加速老化测试,产品理论寿命可达15年以上,在提效降本方面具备优势。

政策资本双擎驱动加速量产

近年来,钙钛矿技术已被多国纳入能源战略。我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推进高效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研发,日本在2025年《第七次能源基本计划》中也将其列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发展重点。

根据规划,大正微纳将利用本轮融资资金,在厦门海沧区建设全球首条100MW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与传统晶硅电池生产线相比,该产线采用自主开发的“卷对卷”(R2R)印刷工艺,具有投资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能耗低等显著优势。

据企业透露,厦门产线达产后,柔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有望较现有晶硅产品降低40%以上,同时效率突破25%的商业化门槛。这一突破将直接推动柔性光伏在分布式能源、建筑一体化(BIPV)、便携式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资本赋能,大正微纳的A3轮融资与厦门产线建设,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

责编:朱禹同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