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绿地·齐鲁之门:打造商务区的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槐荫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京沪系”楼宇为龙头,多个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特色产业园区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繁荣发展,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绿地·齐鲁之门通过搭建“金融+科技+人才+医养+服务”产业链,已吸引百余家企业在此扎根。其中绿地科技智汇港联动济南高校资源打造创新联合体,让企业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更加“快人一步”,正不断成长为槐荫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之一。

“快节奏合作”正在发生

上午9点06分,济南西站的高铁刚停靠站台,从北京来的李先生便提着公文包快步走出出站口——无需打车,步行600米,他就站在了绿地·齐鲁之门的京沪会客厅门口。“昨天傍晚敲定今早面谈,1小时41分钟高铁直达,谈完下午3点的返程票已订好。这样的效率,别处难找。”李先生抬手看了眼手表,语气里满是赞叹。李先生口中的“效率”,正是绿地·齐鲁之门扎根槐荫区的重要原因,而这样的“快节奏合作”,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

进入楼宇,乘坐电梯至23层,山东科创(槐荫)基地的标识格外醒目。走廊间常能看到研发人员捧着文件讨论的身影,不时传来键盘敲击声与打印机运转声——在这里,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纸”,正加速变成服务经济的“新动能”。据了解,截至2025年,基地已落地96家科技型企业,引进20余家博士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了“科研人才—科技项目—科技产业”的完整链条。

在这样的“快转化”氛围中,基地的孵化能力也随之提升,简化答题文化(山东)有限公司便是最好例证。作为2022年4月首批入驻企业,这家以“教育+科技”为核心的公司,旗下品牌“考试大师”比起传统学习软件,更像一位“智能老师”,借助科学模型拆解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掌握。走进公司的教研区,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一人一课表,一学一规划”的智能学习系统演示。十年研发、反复验证,它如今已升级至第四代智能系统,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学子个性化发展需求。

打造创新联合体

如果说科技型企业的“快成长”是绿地·齐鲁之门的“硬核实力”,那么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存在,则让这片“快生态”多了份文化传承的细腻。在公司的修复工作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案台上,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对文献进行脱酸处理。很多古籍由于保存不当,出现纸页脆化、字迹模糊的现象。修复师先进行脱酸处理,再用“溜、补、接、托、揭”的传统技法修复,现在已经能清晰看到上面的文字了。在这里,每一本破损的古籍、每一份珍贵的文献,都能在技术人员的手中“蝶变重生”。

当前,绿地·齐鲁之门通过搭建“金融+科技+人才+医养+服务”的产业链,已吸引百余家企业在此扎根,其中绿地科技智汇港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共同体”三维体系,联动济南高校资源打造创新联合体,让企业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更加“快人一步”,这里正不断成长为槐荫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之一。

产业成长的沃土

企业快速聚集,服务更要“跑”出加速度。作为全国首个由济南市发改委、市投促局、槐荫区政府与绿地集团联合打造的政企联动平台,京沪会客厅自运营以来,通过便捷、通达、高效的服务,已成为服务企业落地济南的重要窗口之一。

据了解,京沪会客厅有着7700平方米的招商洽谈空间,其中千人会场、商务洽谈室、商务茶歇区等一应俱全。“距济南西站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下了高铁不用额外奔波,给企业家带来便利,实现‘高铁通勤式’商务对接。”绿地·齐鲁之门项目京沪会客厅负责人陈梦夏说。自运营以来,京沪会客厅接待政企考察3100余次,举办商务活动1000余场,承接大型产业峰会300余场。

快捷精准高效的服务,是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在京沪会客厅旁的齐鲁之窗宜商服务中心,立足“在泉城,全办成”服务理念,通过“楼宇槐小花”宜商服务队,成为槐荫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槐小花”服务队直插服务企业第一线,为企业设立、变更等高频事项提供高效、快捷、精准的咨询和帮办代办,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今年以来,“楼宇槐小花”已开展50余次涉企精准服务行动。从企业登记注册到食品经营许可办理,54个服务点102座重点楼宇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楼”。

如今,绿地·齐鲁之门已成为推动槐荫产业升级的“重要增长极”。它用政企联动的“服务温度”留住企业,用科创集聚的“产业浓度”激活动能,更用枢纽优势的“辐射广度”链接资源,让94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变成了“产业成长的沃土”。

未来,随着槐荫区楼宇经济的持续发展,绿地·齐鲁之门必将进一步释放“磁吸效应”,为槐荫区承接京沪资源、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在省会济南西部的经济“天际线”上,续写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弓义玮)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