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定了!南京、苏州等39城试点

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北京等39个城市为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城市,其中,南京市、苏州市入选。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吸纳就业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如何融合发展?试点有何重点?

融合发展 促就业强产业

据了解,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年均服务50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其中约40%是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大量专门面向制造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场景。

此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将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一批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和联合体,发展一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技术、产品、模式,形成一批推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和有效模式。

试点城市原则上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具备较大规模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群、比较发达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基础、丰富的教育人才资源、较强的区域示范带动作用等条件。

融合创新 打开服务制造“新场景”

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是一项单一工程,而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极强的改革任务。《通知》明确,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将重点从五方面发力。

首先,试点城市要建立健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策扶持、平台支撑、行业组织广泛参与的融合发展机制。

试点城市应统筹就业、产业、财政、金融、土地等扶持政策,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打造融合发展载体方面,这次试点要求以加强重点产业用工保障为重点,支持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跨企业培训中心或人才服务集团、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等,支撑制造业用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同时,丰富拓展融合发展场景,推动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支持深化业务合作,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试点城市还将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依托产业园建设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枢纽。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制造业而言,引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用工方式、人才结构等方面会出现许多新的模式和结构性的转变。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和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范围,同时也能够在制造业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缓解其在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压力。

此次试点工作也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按照部署,各试点城市要及时完善试点工作方案,11月底前报省级有关部门备案。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