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一增一减”,江苏农民社会保障“转轨”升级

交汇点讯 江苏省人社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下称企保)参保及离退休人员总计3554万人,较十三五期末增加281.69万人;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下称城乡居保)参保人数为2297万人,较十三五期末的2400.43万人减少103.43万人。一增一减的背后,是江苏发展水平提高后,百姓对更高层次社会保障的主动选择。

 1112日下午,苏北农村秋高气爽,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郭杨村村民薛勇和妻子蔡霞正在田里忙着给小麦打苗前封闭除草剂。10年前,薛勇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500余亩农田,和妻子一起创办家庭农场,生活慢慢好起来后,夫妻俩便开始盘算养老保障的事。城里亲戚退休后每月能领到两三千元,而村里老人养老金每月只有200多元。通过了解他得知,原来城里亲戚参加的是企保,村里老人参加的是城乡居保,而薛勇自己参加的也是城乡居保。

长期以来,我国企保参保对象主要是有工作单位的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等,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江苏年最低筹资标准超过8000元;城乡居保面向没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和少数城市居民,年最低筹资标准只有几百元。虽然城乡居保待遇构成中85%以上由政府补贴,且近几年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但与企保待遇水平比仍有差距。

让薛勇欣喜的是,村委会主任主动上门宣传政策:农民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愿参加企保,原城乡居保参保年限还可以按比例折算成企保年限。第二天,他就办理了转保手续。以前城乡居保一年交四五百元,现在企保一个月交900多元,多缴多得,退休时如果每月能领到1500元,就够我在农村养老了。回忆起转保经历,薛勇仍难掩激动。

除了养老保险,薛勇还把城乡居民医保转成了城镇职工医保,现在看病跟城里人待遇一样!他掏出社会保障卡晃了晃。去年底做膝盖半月板囊肿手术花了1.5万元,医保报销加上个人账户上的扣款,自己一分钱没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农民像薛勇一样选择转入企保。盐城市盐都区人社局副局长肖斌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该区累计已有4400位居民将城乡居保转成了企保。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