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泰兴:香芋饱满荞麦香,科学种植绘就丰收长卷

眼下,香荷芋、玉米、荞麦、黄豆等小杂粮迎来集中收获期。在泰兴市乡村,沉甸甸的果实、忙碌的身影、喜人的收益,共同勾勒出“粮满仓、人增收”的乡村丰收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日前,泰兴市分界镇滕兴村一派繁忙,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刚收获的香荷芋、玉米翻晾、分拣、打包。饱满的香荷芋裹着湿润泥土,金灿灿的玉米籽粒丰实。作为该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小杂粮种植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在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中规划了‘九宫格’种植区,主要种植九大品类小杂粮,今年收获情况良好。”分界镇滕兴村党总支书记杨俊健介绍,仅香荷芋亩产就能达到五千斤左右,销售方面线上6元/份(礼包),线下散称5元/斤;明年将重点种植甜豌豆,且计划在田间硬质渠道周边种植豇豆,“今年豇豆收获时价格喜人,很有种植前景”。

在黄桥镇路庄村,成片荞麦花热烈绽放,如白色绒毯铺展田间,微风拂过泛起花浪,预示着丰收。田间,农技员正仔细查看荞麦生长情况,指导农户喷洒药肥,做好关键期管理。“今年通过精细化管理,荞麦长势旺盛,植株已到腰部,预计每株籽粒密集饱满。”黄桥镇路庄村农技员吴树峰表示,按当前长势,每亩地预计可多收100斤,当地一户大户承包的260亩荞麦,预计能多收2.6万斤以上;他们已提前帮大户联系当地收购商,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保障农户收益。

广陵镇珠媛家庭农场的套种田内,玉米与黄豆迎来双丰收。这种“高矮搭配”的种植模式,让土地长出“双份金”。田间,两种作物高矮相间、错落有致,工人们穿梭其间,一边收割金黄黄豆,一边打理饱满玉米,勾勒出动人秋收图景。“今年农场种植了约230亩套种田,黄豆亩产200斤至300斤,玉米亩产约800斤。”珠媛家庭农场负责人陶檬介绍。

据悉,玉米与黄豆套种是高效生态种植模式,黄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为玉米生长提供天然养分;玉米高大的秸秆可为黄豆遮挡强光、保持土壤湿度,二者互补共生。这种模式不仅盘活土地资源、实现“一地双收”,还为后续水稻种植打下良好地力基础。“这一季套种,能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来年水稻产量。”陶檬补充道。

如今,从分界镇滕兴村的“九宫格”杂粮种植,到黄桥镇路庄村的荞麦精细化管理,再到广陵镇的玉米黄豆生态套种,泰兴市乡村以多样化种植模式、科学化管理方法,让小杂粮变身“致富粮”。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