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三季报披露收官,700余家江苏A股上市公司业绩全貌正式揭晓。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江苏军团”总市值突破8.7万亿元,营业总收入超2.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总额超2000亿元。其中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表现突出,细分龙头企业业绩增速亮眼,成为稳定区域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
头部引领稳盘,多极增长筑根基
在万亿级业绩版图中,江苏A股公司的头部效应显著。从营收规模看,呈现“头部集聚、梯队分明”的稳健格局。前三季度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达48家,贡献了全省A股上市公司超60%的营收总量,成为区域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具体来看,东方盛虹以921.62亿元营收居首,苏美达、徐工机械分别以874.23亿元、781.57亿元紧随其后,均突破700亿元。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A股上市公司在石化、贸易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展现硬核实力。恒立液压、天合光能、科沃斯等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智能制造、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的跃升,成为“规模与质量齐飞”的样本。
利润贡献层面,金融板块堪称中坚支柱。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的42家企业中,金融类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江苏银行以305.83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同比增长8.32%;南京银行净利润180.05亿元,同比增长8.06%;华泰证券净利润127.33亿元,其净利润实现三年连续上涨。生物医药、制造业等龙头亦表现亮眼,药明康德、徐工机械、恒瑞医药、国电南瑞等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成为拉动江苏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力量。
增长活力方面,营收增长率超50%的企业超40家,一大批细分领域企业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增幅排名看,亚信安全、海力风电、栖霞建设、凤凰股份等企业均实现了200%以上的营收增长率。例如亚信安全高增长主要因纳入亚信科技合并报表,叠加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爆发,上半年订单额约7000万元,同比激增78倍;海力风电则受益于今年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开工量回升,营收占比63.08%的风电桩基业务一路走高,收入同比激增1092.63%。
不难看出,江苏A股上市公司正以头部标杆稳盘、多板块势能聚合、新赛道加速突破的态势,持续释放区域资本活力。
产业双轮驱动,新质动能突围
在行业增长版图上,江苏A股上市公司呈“传统 + 新兴”双轮驱动态势。从净利润同比增幅看,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增速领跑,建筑材料、计算机等行业紧随其后,制造业“看家本领”愈发闪亮。
“旧动能”向高端跃升,“新动能”持续放大声量。以PCB(印制电路板)领域的沪电股份为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5.12亿元、归母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49.96%和47.03%,均创同期新高。在企业通讯市场板块中,用于高速网络的交换机及其配套路由PCB产品同比增长161.46%,增速领跑各产品线。此外,总投资43亿元的“人工智能芯片配套高端PCB”扩产项目已于2025年6月下旬动工,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始试产,逐步释放产能。
“大块头”加速奔跑,“新赛道”竞相突围。钢铁行情承压下,南钢股份前三季度营收432.83亿元,同比降12.19%,但归母净利润21.76亿元,同比增长24.12%,韧性凸显。根据公司公告,其印尼焦炭项目已全面投运,规模效应释放;子公司金安矿业投产了国内首条9系永磁铁氧体超纯铁粉预烧料产线,实现从资源开采向新材料制造的关键转型。
此外,智能电网龙头国电南瑞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5.77亿元,同比增长18.45%;实现归母净利润48.55亿元,同比增长8.43%。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65%。同时,公司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沙特、印尼、巴西、智利等全球多个市场成功落地,全球化布局显著提速。
“A股公司三季报体现‘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盈利回升趋势明确。”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说。整体来看,江苏A股上市公司“稳”有韧性,“进”有质量,新质生产力正从“技术突破”迈向“盈利兑现”。
区域协同发力,特色赋能拓局
在区域发展层面,江苏上市公司呈现“苏南引领、苏中追赶、苏北突破”的协调格局,各设区市依托产业优势形成特色模式。
苏南地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上市公司表现强劲,占据江苏A股上市公司超六成总市值。苏州225家A股公司中,32家净利润翻倍,高端制造、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突出。晶瑞电材净利润同比增长192倍,成为A股“净利增幅王”。无锡全市125家上市企业中,7家营收突破百亿元,包括药明康德、长电科技、海澜之家等行业龙头。总部位于南京的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与华泰证券三家企业净利润合计超600亿元,软件信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营收增速均超15%,形成金融业与制造业互补的产业生态。
苏中、苏北地区则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突破,由南通牵头的通泰扬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成为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唯一的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已汇聚中天科技、亚星锚链等上市公司。徐州依托徐工机械等龙头企业,在工程机械领域形成了强大产业配套能力,培育了海伦哲、云意电气、赛摩智能等上市公司,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等上下游企业集聚。
对于当前市场趋势及未来业绩展望,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及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认为,近期国内外政策环境释放积极信号,“十五五”规划定调科技引领,三大景气方向的持续性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可控方向,涵盖数字新媒体、医药生物等领域,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推动下,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二是受益于供需政策支持的先进制造板块,例如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行情与政策红利共振将驱动其持续向好;三是在保障能源安全和行业“反内卷”政策下,铜、铝等品种价格和行业效益有望逐步改善。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