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育杰奖学金助力新疆乡镇学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校

塔里木河的碧波滋养沃土,昆仑山的雄魂守护家园,在这片多民族共生的南疆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借着校园的晨光焕发蓬勃生机。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颁布以来,沙雅、柯坪、和田、阿拉尔等地乡镇学校以“课程创新+实践赋能”为抓手深耕文化传承,而“育杰奖学金”精准发力艺体类奖项资金倾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注入强劲动力,让千年文明基因化作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精神养分。

1763602877616443.jpg

(田径运动会赛跑比赛现场)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政策的生动实践,育杰奖学金打破“唯分数论”的桎梏,设立学业、艺术(绘画/书法)、体育三类奖项,其中艺体类奖项依据赛事成绩或特长认证,设立300元、200元、100元梯度激励机制,为乡镇学校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政策指引与奖学金激励的双重加持下,各校纷纷探索“文化+学科”融合新路径:沙雅县红旗镇中心校将维吾尔族传统摔跤纳入体育课程,既传授“绊子”等精湛技法,又结合《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摔跤典故,让学生在力量对抗中领悟“刚柔并济、智力双全”的民族精神。

1763602915718269.jpg

(育杰杯摔跤比赛现场)

阿拉尔市九团二中的马头琴课堂上,教师将蒙古族长调《辽阔的草原》与《诗经》“关关雎鸠”作韵律比对,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民族音乐的情感共鸣,在弦音流转中深化文化认同;和田市伊里其乡第二中心小学托万阿热勒村分校把传统文化融入跳绳训练中,学校还邀请民间艺人改编维吾尔族木卡姆旋律作为跳绳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快的节奏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使跳绳不再是单纯的体能训练,更成为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的生动载体。

1763602944599895.jpg
1763602959643156.jpg

(和田市伊里其乡第二中心小学跳绳活动现场)

这种“体育+文化”的融合模式,不仅让乡镇学生在运动中传承经典,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教育落地生根注入了鲜活动力。

“书写即创作,体育即传承”,在育杰奖学金支持的非遗项目中,这样的创新实践俯拾皆是。柯坪县玉尔其乡库木艾日克小学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的灵动纹样融入汉字书法教学,学生练习“永字八法”时,同步习得传统图案的构图美学,让书法课跳出单纯技法训练,升级为文化创新实践,该校学生作品多次入选自治区青少年艺术展;沙雅县英买力镇中心校把维吾尔族民间游戏“达瓦孜”的平衡技巧融入足球训练,学生在攻防转换中读懂“稳如泰山”的处世哲学,该校也因此连续三年获评地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1763603005886979.jpg
1763603019201536.jpg

(育杰杯足球赛比赛现场)

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需以耐心培育沃土,待其枝繁叶茂。如今,育杰奖学金已覆盖南疆30所乡镇学校,其艺体类奖项不仅是对学生特长的认可与激励,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催化剂”——它让书法、传统体育、民族音乐从“课外兴趣”变为“课堂常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文化根脉,在跨民族文化交流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的根基在于传承。”

随着育杰奖学金的持续推进,南疆校园里的文化星火正不断燎原,在新一代青少年手中,化作照亮文明传承之路的火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大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763603058244538.jpg

关于.育杰奖学金

育杰奖学金本2025学年项目总成本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共计11,973,668.00元。已经签约新疆30所中小学校,截至目前,获奖学生共计3672人。

截至目前育杰奖学金项目核心亮点如下:

1.签约合作全面落地:已完成30所学校签约(含阿克苏地区18所、和田地区12所),签约合规率100%,覆盖区域与数量均达标,总资助金额不低于1190万元。

2.资金发放有序推进:累计支付资金300万元,已确认发放奖学金78.45万元,实际惠及学生3672人(超“3000人”目标)。

3.实现“多元激励”目标,奖项设置兼顾“成绩导向”与“特长发展”。学业、艺术、体育三类奖项覆盖均衡,艺体类奖项占比不低于20%,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4.已完成总合同金额25.21%的支付(¥3,000,000.00),占已支付金额26.15%、总合同金额6.60%:(¥784524.80),切实推动了新疆阿克苏、和田地区教育公平,为学生提供了学业与特长发展支持。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