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员”名单揭晓,江苏2位科学家上榜

交汇点讯 11月24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名单,35位科学家上榜,其中有两位为江苏科学家,分别是来自南京大学的万贤纲(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物理学)和来自苏州大学的王殳凹(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化学)。

据介绍,本期名单呈现年轻、均衡、多元等特征。

更年轻: 获资助人平均年龄45岁,为三期以来最低。其中青年科学家9位(男性未满40周岁;女性未满43周岁),占比超1/4创下新纪录;最年轻的获资助人仅35岁。

更均衡: 获资助人来自11个城市的22家机构。南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8家机构首次上榜。

更多元: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Yuval Rinkevich,成为首位入选的外籍非华裔科学家;王伊龙、郁金泰两位医师科学家入选,将在神经系统治疗领域寻求突破。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22年,该项目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重在“选人不选项目”,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期待他们提出重要科学问题、开拓学科前沿、推动原创突破。项目遵循“科学家主导”的原则,设立科学委员会作为人才遴选的决策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包含数学、物理、化学和没有立即产业化可能的理论计算机领域。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类别分为实验类和理论类,资助期为五年,其间实验类每人2500万元人民币;理论类每人1500万元人民币;期满可申请续期资助。

截至目前,已有三期共139位杰出科学家成为新基石研究员。

作为目前国内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始终坚持“选人不选项目”,长期稳定地支持最有潜力、最有胆量、最有抱负的科学家“从0到1”,探索人类未达之境。

35位研究员名单如下 :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责编:王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